[发明专利]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3965.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龙;李卓辰;武海滨;边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美智慧能源科技(沈阳)有限公司;国惠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18;F24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梯级 利用 互补 供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包括燃煤蒸汽锅炉、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机构、一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污水余热回收机构、近端网循环机构、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远端网二级循环机构和燃气锅炉,并且公开了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方法,采用上述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可有效减少热量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降低设备投资,达到优能优用的理想效果;在保证热用户室内温度适宜的基础上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集中供热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集中供热系统仅采用单一热源,受限因素多,一旦出现故障没有替代热源,将导致供热系统瘫痪,输出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并且,传统的供热系统以燃煤为主导燃料,而煤燃烧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此外,现有的供热系统能源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将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合理引入集中供热领域,以形成多源互补的供热形式,但由此形成的供热系统设备投资大,且多个热源加热的出水温度很难达到统一,难以保证热网供水温度稳定、且满足供热需求;并且,形成的供热系统仅将几种供热方式简单的连接在一起,能量利用率低,仍旧造成能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且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明显改善。
因此,如何构建高效、清洁、能源利用率高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及方法,可有效减少热量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降低设备投资,达到优能优用的理想效果;在保证热用户室内温度适宜的基础上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包括燃煤蒸汽锅炉、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机构、一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污水余热回收机构、近端网循环机构、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远端网二级循环机构和燃气锅炉;
所述燃煤蒸汽锅炉的高温蒸汽出口连接所述汽轮机,烟气出口通过烟道依次连接所述一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和所述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汽轮机驱动连接所述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乏汽余热回收机构上游连接所述汽轮机,下游连接所述燃煤蒸汽锅炉;同时,所述乏汽余热回收机构上游连接所述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和所述污水余热回收机构,下游连接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并且所述乏汽余热回收机构上游还通过第一闸阀、第一加压泵和第一补热管连接所述一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一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上游连接所述近端网循环机构,同时上游还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补热回水管连接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下游连接所述近端网循环机构;
所述二级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和所述污水余热回收机构上游连接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并且下游通过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二补热管连接所述近端网循环机构;
所述近端网循环机构下游通过第二闸阀、第二加压泵和第二补热回水管连接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
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与所述远端二级网循环机构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燃气锅炉与所述远端一级网循环机构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美智慧能源科技(沈阳)有限公司;国惠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联美智慧能源科技(沈阳)有限公司;国惠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模组
- 下一篇:一种云计算平台中的云工作流智能管理与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