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4576.5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泰民;吴沛聪;杨渊;梁钊玮;邱秋华;庞绍安;孔德辅;覃祥涛;黄天彦;孙宝泽;蓝祥毕;曾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5;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础 长度 优化 方法 | ||
1.一种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根据地勘数据创建地质模型;按初始设计的桩基础长度参考值,创建建筑的桩基础模型;2)将地质模型和桩基础模型合并至同一坐标系;3)调整模型中桩基础的长度,使其满足入岩深度要求并随着持力层的起伏而变化;
调整桩基础的长度的过程包括:1)选择持力层的地质模型及批量选择桩基础模型;2)读取选中的桩基础模型几何数据,获取桩基础的几何中心位置;3)创建一个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向量;4)使用所述几何中心位置以所述向量做出投影,投影面选取持力层地质模型表面;5)提取投影点的Z轴坐标,批量计算桩基础顶面标高至投影点的距离,该距离加上设计要求的入岩深度,即为每根桩基础优化后的长度值;6)将优化后的桩基长度值返回桩基础模型,调整桩基础优化后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勘数据包括各个勘探点的坐标、勘探点位置的各个地层的顶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创建地质模型前还包括地勘数据处理的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勘探点坐标、勘探点坐标处各地层顶面高度提取到表格中,表格以勘探点编号分行,每一勘探点X、Y坐标及各地层顶面高度为列;
2)对提取好的地层数据以土质进行分类进行整理,剔除表头,只保留数据;
3)将每一地层数据存为三维建模软件可以读取的格式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创建地质模型的过程为:将所述可以读取的格式文件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以勘探点的单一地层顶面高度绘制生成地层表面,再由相邻两个地层表面依次创建单层地质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创建地质模型的软件为Civil 3D,用于创建桩基础模型和合并模型的软件均为Revit,地质模型使用Dynamo软件转化为在Revit中可操作的公制常规模型后,再将地质模型和桩基础模型合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质模型使用Dynamo转化的步骤包括:
使用“Springs.FamilyInstance.ByGeometry”节点,将“Element.Geometry”节点读取的地质模型几何数据,输出为以“String”节点的值来命名、以“File Path”节点调用的族样板文件类型的族模型,该输出的模型即为在Revit中可操作的公制常规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地质模型使用Dynamo软件转化后,模型中的每一地层设置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础长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整模型中桩基础的长度后,还包括输出桩基础长度数据的明细表的步骤,该明细表包含有柱基础的顶部标高、长度和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5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