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4888.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雷达;蒋关鲁;罗斌;邹祖银;张娇;罗雍珊;许景科;伍家升;赵伟豪;王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模型 水平 加速度 放大 系数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一种水平加速度计船形防护装置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可拆卸的船形保护外壳,将水平加速度计固定在圆形防护罩内;
S2:根据加速度测点布设原则,埋设监测截面的水平加速度计船形防护装置,加振后计算测点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
S3:根据基于测点坐标和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的数字矩阵生成方法,利用Renka Cline算法生成数字矩阵;
S4:根据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二维等势线彩图生成方法,转化为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二维等势线彩图,得到滑坡模型的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布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一种水平加速度计船形防护装置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将外径60mm、内径50mm、管壁等厚、长度分别为60mm和100mm的PVC塑料管从中轴线剖开;
S12:将剖开的长60mm和100mm的PVC塑料管管壁对接,用透明胶带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做成一个圆环形防护罩,位于管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S13:用环氧树脂粘接剂将水平加速度计固定在防护罩内,保持测试方向与管长方向一致,使用南大704硅胶均匀涂抹在水平加速度计表面,使其与外界隔离密封,防护罩内剩余空间填充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试验材料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加速度测点布设原则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滑体中测点数量多于下覆基岩,且下覆基岩中测点数量不少于1个;
S22:滑坡下滑段测点数量多于抗滑段;
S23:在同一截面中,水平坐标相等、竖向坐标不等的测点组数不应少于3组,位于滑坡下滑段的测点组数大于或等于抗滑段;
S24:当有两种以上土层时,每一土层至少有3个测点,且滑坡下滑段测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抗滑段;
S25:振动台台面布设一个测点,校核水平方向输出振动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基于测点坐标和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的数字矩阵生成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提取截面中各个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峰值,将其除以振动台台面加速度峰值,得到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其中基岩底部作为测点在振动台台面,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为1;
S32:将测点的水平坐标、竖向坐标、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别导入Origin软件中Book工作表的X、Y、Z等3列;
S33:利用Renka Cline算法将3列数据生成数字矩阵,矩阵行数为滑坡模型的高度数值,矩阵列数为滑坡模型的长度数值,几何尺寸的精度单位为厘米,绘图范围包含整个滑坡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模型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
利用Origin软件中二维等势线彩图生成技术,将已有的数字矩阵转化为一张矩形彩图,其中长度数值为矩阵列数,宽度数值为矩阵行数;利用图形工具遮掩矩形彩图中多余部分,使二维等势线彩图的几何尺寸与监测截面形状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睡眠智能系统
- 下一篇: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净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