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骼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4935.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腾鹤;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金无量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骼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获取目标骨骼图像,利用适用于目标骨骼的磨锉工具的网格模型,获取网格模型的面片和顶点,并进一步提取磨锉工具的磨锉面;根据网格模型的尺寸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初步筛选,获取第一待磨区域;根据磨锉面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进一步筛选,获取第二待磨区域,根据所述第一待磨区域和所述第二待磨区域获取所述目标骨骼的总待磨区域。骨骼图像数据无需转换成磨锉工具的网格模型数据格式,还可得到待磨区域,提高了骨骼图像数据处理的时效性,而且由于待磨区域保持图像数据特性,不仅可用于显示效果,还可用于进行更多的图像后处理操作,保存为新的数据,拓展图像后处理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影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骼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骨骼关节类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骨骼的增生介质,进行骨骼修复被认为是较佳的治疗方案,可应用于骨折、骨头坏死以及先天性骨骼发育不良等疾病中。
在骨骼修复的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磨锉工具对骨骼进行磨锉,如何确定骨骼的待磨区域是其中的关键步骤。相关技术中一般将骨骼数据转换成磨锉工具的网格模型数据格式,计算骨骼的网格模型和磨锉工具的网格模型在规划位置放置时的交集来确定待磨区域。该待磨区域的计算通常只是用于显示待磨区域的视觉效果,而且在网格模型环境中难以执行图像后处理操作,降低了图像后处理算法的拓展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待磨区域的计算难以执行图像后处理操作,降低了图像后处理算法的拓展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骨骼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骼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骨骼图像;
解析适用于目标骨骼的磨锉工具的网格模型,获得网格模型的面片和顶点,根据面片和顶点提取磨锉工具的磨锉面;其中,顶点位于面片的边缘;
根据网格模型的尺寸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筛选,获取第一待磨区域;
根据磨锉面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筛选,获取第二待磨区域;
根据第一待磨区域和第二待磨区域获取目标骨骼的总待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面片和顶点提取磨锉工具的磨锉面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网格模型的面片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对面片进行筛选,获取第一面片,其中,第一面片的法向量的方向指向网格模型外侧;
根据第一面片获取磨锉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面片获取磨锉面包括以下步骤:
遍历第一面片的顶点,获取第一面片的顶点到网格模型的中心点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若第一距离与网格模型的尺寸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值,将第一面片的顶点作为磨锉面的第一体素点,以得到磨锉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网格模型的尺寸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筛选,获取第一待磨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匹配网格模型和目标骨骼图像的位置,获取第二体素点与网格模型的中心点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二体素点包括目标骨骼图像的体素点,若第二距离小于网格模型的尺寸与阈值之差,将该第二体素点的集合作为第一待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磨锉面对目标骨骼图像进行筛选,获取第二待磨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匹配网格模型和目标骨骼图像的位置,获取目标骨骼图像的体素点作为第三体素点,其中,第三体素点与网格模型的中心点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为网格模型的尺寸与阈值之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为网格模型的尺寸与阈值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