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261.4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泉;姚延化;李水生;唐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41;E04B1/3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彭聪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剪力 边缘 构件 竖向 接缝 错位 连接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本方案包括两预制剪力墙和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预制剪力墙内预留钢筋出筋并错位锚入边缘构件竖向接缝,再在现场绑扎U型箍筋、封闭箍筋和放置纵向钢筋,最后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ECC等复合材料浇筑竖向接缝完成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的连接。本方案中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的钢筋直接锚入后浇区域,省去了预制剪力墙的墙板内边缘构件处附加的连接钢筋,且要求的竖向接缝长度较小;使预制剪力墙的拆分更灵活,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生产;解决了现有装配式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接缝连接复杂、现场湿作业较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预制墙连接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在对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进行连接时,通常在施工现场通过人工附加的形式在预制剪力墙连接的区域增设连接钢筋,然后再将连接钢筋与另一侧预制剪力墙伸出的水平钢筋进行连接,最后在竖向接缝内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的竖向接缝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构造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在施工现场增设连接钢筋,导致增加了钢筋用量,而且还需要较长的竖向接缝长度,现场湿作业较多,限制了预制剪力墙的拆板尺寸。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现场湿作业并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处竖向接缝错位互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剪力墙、第二预制剪力墙和边缘构件,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与第二预制剪力墙之间具有竖向接缝;所述边缘构件包括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所述预制部分至少包括预制于所述第一预制剪力墙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竖向接缝形成所述现浇部分;
所述边缘构件具有若干锚固钢筋;所述第二预制剪力墙具有若干锚固钢筋;所述边缘构件的锚固钢筋与所述第二预制剪力墙的锚固钢筋均伸入所述竖向接缝中,且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交错互锚;
交错互锚的两所述锚固钢筋采用封闭箍筋与水平钢筋配合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边缘构件第一部分预制在第一预制剪力墙内,并且内部锚固钢筋也在预制第一剪力墙时已经埋入其内,外伸的锚固钢筋直接锚入竖向接缝,伸入竖向接缝内的两列锚固钢筋(边缘构件的锚固钢筋与第二预制剪力墙的锚固钢筋)可采用封闭箍筋与水平钢筋配合的形式交错互锚,例如第一预制剪力墙外伸锚固钢筋采用封闭箍筋,第二预制剪力墙外伸锚固钢筋采用水平钢筋,相对于相关技术省去了第一预制剪力墙内边缘构件处附加的连接钢筋,一方面减少了在现场对附加钢筋的施工作业量,另一方面缩短了竖向接缝的长度,降低了现场的湿作业施工,且使预制剪力墙的拆分更灵活,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生产。
可选的,所述边缘构件的锚固钢筋包括封闭箍筋,所述第二剪力墙的锚固钢筋包括两根水平钢筋;
所述封闭箍筋形成的面与两根所述水平钢筋形成的面平行,且彼此等间距布置于所述竖向接缝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箍筋与水平钢筋形成的互锚结构与后浇区域的混凝土结合,能够增加竖向接缝钢混结构的承载性能。
可选的,两根所述水平钢筋的端部连接有附加箍筋以将两所述水平钢筋的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附加箍筋及水平钢筋连接形成的整体与所述封闭箍筋在水平面上围设呈封闭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扎带或焊接将附加箍筋连接在两水平钢筋悬伸的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能与封闭箍筋交错排布,在水平面上形成的封闭环有利于提升互锚结构与混凝土的连接性能,进一步提升竖向接缝的承载性能。附加箍筋可以设置呈U形或半圆形等半包围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封闭环状为矩形,且内部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连接有竖向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