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保护板的城市燃气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521.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文;赵庆林;吴静;王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成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G08B25/08;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高小艳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保护 城市 燃气 管道 破坏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保护板的城市燃气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包括指挥中心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安全运行模块、预警中心模块、综合评分模块及智能警示带/保护板、燃气智能警示桩,所述智能警示带/保护板包括警示带/PE板,所述警示带/PE板上设置有定向耐高温膜层,且所述警示带/PE板、定向耐高温膜层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报警线,所述报警线为隔热金属导线;所述燃气智能警示桩分为地面安装警示桩、地埋安装警示桩两种。本发明不仅可有效提高燃气管道安全防护质量与效率,提升燃气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可以降低燃气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线安全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保护板的城市燃气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路面施工所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和盲目施工都有可能造成地下管线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燃气管道受第三方破坏事故时有发生,其破坏分布广,时间不确定,呈现散发性与随机性特征。目前,燃气集团管网常规运行无法提供市政管线全路段实时监控与全方位立体保护,且人工运行无法保证24小时不间断巡逻,存在管理盲区、人工使用过多、管理流程多、管控难度大等特点。
当前,燃气集团管线防破坏主要采用“物防”手段,即使用警示带/保护板,其铺设于管道上方0.5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钢管上方敷设的警示带为普通PE警示带,它仅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另外一种为PE管上方敷设的警示保护板,它为塑料板内夹金属薄板,起到了警示和管道追踪的作用。现在燃气管道上方使用的警示桩,多为玻璃钢材质,仅起到一个管线走向标志作用。因此,其本质上还是“事后告知”的“被动防御”手段,很难快速有效规避第三方破坏对燃气管网造成的破坏。
目前,基于“物防+技防”的地下管线防外破预警系统,能全天候实时有效感知燃气管道受第三方潜在破坏行为,可对部分潜在风险进行预警,解决了地下管线安全预警难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管道第三方破坏等事故预警,但是,经过多年的油气行业的推广与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光纤传感系统存在较高的灵敏度,且管道现场环境复杂,第三方破坏事件多种多样,从而导致光纤传感系统预警算法设计存在较大困难,存在较高的误报率。另一方面,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主要适用于长距离管道监测,对于城市区域燃气管道而言,通常是错综复杂的短距离管线,因此,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就存在单公里分摊成本高、误报率高、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
此外,分布式光纤系统主机存在复杂的解调与运算,因此,系统主机体积较大且功耗较高,难以在野外燃气管道附近固定安装与长期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当前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就存在单公里分摊成本高、误报率高、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此外,分布式光纤系统主机存在复杂的解调与运算,因此,系统主机体积较大且功耗较高,难以在野外燃气管道附近固定安装与长期供电,进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保护板的城市燃气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保护板的城市燃气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包括指挥中心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安全运行模块、预警中心模块、综合评分模块及智能警示带/保护板、燃气智能警示桩,所述智能警示带/保护板包括警示带/PE板,所述警示带/PE板上设置有定向耐高温膜层,且所述警示带/PE板、定向耐高温膜层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两根报警线,所述报警线为隔热金属导线。
优选的,所述燃气智能警示桩分为地面安装警示桩、地埋安装警示桩两种,所述燃气智能警示桩采用型号为STM32F103的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成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成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