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集成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678.2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鞠万金;覃浪合;樊勤先;肖奇柳;王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6;H01F27/30;H01F3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常云敏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器件 | ||
一种磁集成器件,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的变压器和两电感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骨架和绕设于第一骨架的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第一芯柱,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二芯柱。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周壁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周壁环绕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芯柱和所述第二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凸条位于第一周壁和第一芯柱之间,和/或位于第一周壁和第二芯柱之间。两所述电感器分别位于变压器的两侧。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磁芯、第二骨架和绕设于第二骨架的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磁芯包括第三芯柱。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环绕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三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磁集成器件。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诸多领域中,变压器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而在很多场合中,除了变压器,还需要与变压器配合使用的电感器。但是,配合使用的变压器和电感器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工作时间一长,变压器和电感器所产生的热量就不能及时的散开,从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磁集成器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磁集成器件,包括底板、变压器及两电感器,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骨架和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第一芯柱,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二芯柱,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周壁及多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周壁环绕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多个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周壁,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芯柱和所述第二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多个第一凸条位于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一芯柱之间,和/或位于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二芯柱之间,所述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一周壁;两所述电感器设置于所述底板,并分别位于所述变压器的两侧,每一所述电感器包括第三磁芯、第二骨架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三磁芯包括第三芯柱,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环绕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三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周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芯柱的外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周壁的垂直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芯柱的外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周壁的垂直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壁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以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各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凸条,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之一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衔接区域、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衔接区域、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衔接区域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衔接区域均呈弧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第一面板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两侧,以共同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芯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第二磁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两侧,以共同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芯柱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并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所述第一骨架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共同围设的空间内,两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侧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侧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板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气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变压器和两所述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槽底面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面和第二槽侧面,所述第一槽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一槽底面,所述第二槽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槽侧面,所述槽底面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