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889.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厉玉生;陈天翼;罗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贸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5/12 | 分类号: | B23D45/12;B23D47/04;B23Q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熔融 焊接 截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械臂机构和截断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机械臂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第一铰臂、第二铰臂和第三同步电机,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同步电机,所述第一铰臂的内侧壁焊接于所述第一同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铰臂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同步电机;利用截断机构配合机械臂机构,并以激光测距仪为测量依据,配合滚珠丝杠的进给调节及机架与两组摇杆之间的驱动,从而实现针对不同截断长度需求的直缝管进行参数化调节,满足实际情况下的截断需求,并且依靠扭力限制器可以针对不同材质的直缝管所带来不同的偏摆共振现象对锯片进行过载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熔融焊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结构零部件中,直缝高频焊接钢(铝)管是必不可少的金属零件,直缝高频焊接钢管是将一定规格的长条形钢带卷成圆管状,并将其通过高频焊接技术制成的钢管,这种钢管生产方法的特点是生产速度快,其进料和出料都是连续性的,焊接之后再利用切割机将连续的钢管切割成一定长度的钢管;
也是因为这种钢管的生产特性,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加工误差或多于焊接会出现部分不符合产品要求的物料,而这截物料就成为废料,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截断处理;传统的截断工序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电锯或角磨机人工截断,这种方便耗费的人力物力大,耗时耗力,并且截断口不能保证平整,在遇到倾斜与弯折的异型管时则更加大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不能够适应企业高效率与高质量的工艺要求;
为此,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熔融焊接用截断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械臂机构和截断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机械臂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第一铰臂、第二铰臂和第三同步电机,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同步电机,所述第一铰臂的内侧壁焊接于所述第一同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铰臂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同步电机,所述第二同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铰臂的内侧壁焊接,所述第二铰臂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第三同步电机的外表面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铰臂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同步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卡钳机构;
所述截断机构包括两个步进电机、两个滚珠丝杠、支撑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摇杆、三角架、机架、四个曲柄、两个连接架和锯盘,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焊接于所述滚珠丝杠的螺纹杆,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前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后表面焊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后表面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板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摇杆的内侧壁焊接,所述三角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摇杆的外表面焊接,所述支撑板的前表面与所述机架的外表面焊接,所述三角架的内侧壁与两个所述曲柄焊接,所述曲柄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焊接,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壁,所述锯盘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适配;
所述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同步电机、所述第二同步电机、所述第三同步电机、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通过螺钉对称螺纹连接有八个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钳机构包括第三铰臂、第一伺服电机、支撑壳体和两个互相对称的钳板,所述第三铰臂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同步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所述第三铰臂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壳体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所述支撑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液压缸,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液压缸的电性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贸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贸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