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文本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7955.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际朝;李青龙;李轩;张旺;郑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43/0852;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李明卓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文本 数据 传输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文本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评估待传输文本数据的网络文本数据传输的总成本,总成本包括时间延迟成本、网络费用成本和服务器成本;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时间延迟成本;判断时间延迟成本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若时间延迟成本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则对网络费用成本和服务器成本进行评估,改变数据压缩算法;若时间延迟成本大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增大数据压缩算法的压缩比。通过待传输文本数据的总成本确定时间延迟成本;在时间延迟成本较小情况下,通过优化数据压缩算法降低总成本;在时间延迟成本较大情况下,此时对应较小网络带宽,通过增大数据压缩算法的压缩比来降低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网络文本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文本数据的流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AIoT、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全球数据正在无限制地增加。在一个典型的全球性服务下,常常需要在全球多数据中心之间,通过公网或专用网络传输大量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面临多种可选的技术路径,如何量化、评估各种技术路径的成本收益比,对于节约企业成本、提供更稳定优质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文本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降低数据传输成本。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文本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评估待传输文本数据的网络文本数据传输的总成本,所述总成本包括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成本、数据延迟的网络费用成本和数据发送接收端的服务器成本;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时间延迟成本;判断时间延迟成本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若时间延迟成本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则对数据延迟的网络费用成本和数据发送接收端的服务器成本进行评估,改变网络文本数据的数据压缩算法;若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成本大于预设时间延迟成本,则增大网络文本数据所使用的数据压缩算法的压缩比。
可选地,
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latency_cost=α*Zdata_size/band
其中,latency_cost为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成本,α为延迟的成本系数,α的具体值与业务相关,Zdata_size为网络传输的数据量,band为网络带宽;
数据延迟的网络费用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band_cost=Zdata_size*β
其中,band_cost为数据延迟的网络费用成本,Zdata_size为网络传输的数据量,β为单位数据的传输成本系数,即单位大小数据的所需网络费用;
数据发送接收端的服务器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server_cost=O(n)*γ
其中,server_cost为数据发送接收端的服务器成本,O(n)为压缩算法的压缩比,γ为服务器的成本系数,即解压压缩比为O(n)的单位大小文件所需的服务器费用;
网络文本数据传输的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Sum_Cost=α*Zdata_size/band+Zdata_size*β+O(n)*γ
Zdata_size=Cdata_size/O(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