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杂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502.9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宁;孙杰;陈国珍;吕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杂 掺和 改性 透水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有:粉煤灰24‑71kg、硅灰15‑43kg、水泥472kg、天然粗骨料1132kg,再生粗骨料485kg、增强剂14kg、减水剂5kg、水142kg。本发明提供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耐久性能,而且具备优良的吸水、排水、净水能力。透水再生混凝土在混凝土路面铺设中的应用,与传统的路面相比,具有优良的排水、透气、吸声、降噪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杂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取得惊人成绩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砂、石等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近年来,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建筑垃圾再利用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就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将废弃混凝土或黏土砖等制备成再生骨料,经过配合比设计运用于透水路面中,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置难的问题,降低砂、石等天然资源的开采与使用,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提高雨水的再利用率,进而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以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而且具备优良的吸水、蓄水、排水、净水能力。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在混凝土路面铺设中的应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与传统的路面相比,具有优良的排水、透气、吸声、降噪等性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有:粉煤灰24-71kg、硅灰15-43kg、水泥472kg、天然粗骨料1132kg,再生粗骨料485kg、增强剂14kg、减水剂5kg、水142kg。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再生骨料的粒径为5mm-15mm。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南京透水混凝土界面增强剂,细度为0.25mm。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粉煤灰为实验室科研单位超细的二级粉煤灰。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水泥为42.5级普通酸盐水泥。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细石中普通石子和强化后的增强剂的重量比为0.6~1.2∶1。
上述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减水剂为26%比例聚羧酸型高性能减水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上述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S1、按计量将粗骨料、粉煤灰掺和料、硅灰掺和料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将水泥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得水泥砂浆,然后再将减水剂均匀投入搅拌机内;
S2、将所述混凝土半成品在室温下洒水养护,得混凝土成品。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增强剂,增强透水再生砼的强度。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混杂矿物掺和料改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耐久性能,而且具备优良的吸水、排水、净水能力。透水再生混凝土在混凝土路面铺设中的应用,与传统的路面相比,具有优良的排水、透气、吸声、降噪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