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喷雾制冷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575.8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6/12;F24F8/133;F24F11/89;F24F1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红斐;吴小丽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喷雾 制冷 风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喷雾制冷风扇,包括风管、第一风力机和半导体制冷部,所述风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风力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半导体制冷部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风管内,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向所述风管内,热端面向所述风管外;通过在所述风扇内设置独立的风管来引导空气流向,将第一风力机设置在所述风管出口处吹风,并在所述风管内设置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来制冷,使得进入所述风管内的空气被冷却,然后由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一风力机吹出冷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便携式风扇的降温效果不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吹出凉风、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喷雾制冷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由电动机驱动风叶使空气流动,在夏天的时候可以轻松方便的享受人造风的清凉;后期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在电风扇中增加电池实现无源化,方便随身携带。
但受制于电池供电能力,便携式风扇风量不够大,散热效果非常有限;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紧靠风叶驱动空气流动散热已无法满足降温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便携式风扇的降温效果不够。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喷雾制冷风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风扇的降温效果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喷雾制冷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
第一风力机,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半导体制冷部,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风管内,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向所述风管内,热端面向所述风管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正对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内具有拐角,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拐角的两端,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部还包括:
第二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风管内的所述拐角处,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面向所述风管内,热端面向所述风管外。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包括:
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端垂直连通形成所述拐角,且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正对所述第一管体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产生水雾,所述喷雾装置包括:
超声波雾化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超声波雾化片位于所述第一风力机的外侧,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出雾口面向所述出风口外;
水箱,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通;
充电电池,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相连,以提供电源,且所述充电电池设置在电池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
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
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
水泵,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承载能力的电动葫芦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空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