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587.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龙;赵泽虎;王建国;黄永辉;张智宇;李洪超;陶子豪;左庭;张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6;G01N3/30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马海红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实验 加载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板(1)、螺杆(2)、螺帽(3)、垫圈(4)、电阻应变片(5)、应变片引线(6)、数显压力测力表(7);
左右2块和上下2块铜板制成的加载板(1)围成中空方形体,左右2块加载板(1)上对称设有若干个螺栓安装孔,上下2块加载板(1)上对称设有若干个螺栓安装孔,每根螺杆(2)两端穿过对称设置的螺栓安装孔后通过螺帽(3)固定,每个螺帽(3)与加载板(1)外壁之间的螺杆(2)上均安装有垫圈(4),每个垫圈(4)上均固定有电阻应变片(5)、数显压力测力表(7),应变片引线(6)一端连接电阻应变片(5),另一端连接数显压力测力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应变片(5)为直径0.02~0.05mm的康铜丝或者镍铬丝绕成栅状,或用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板(1)为1cm厚的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片引线(6)为镀锡铜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加载板(1)上设有6个螺栓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方形体内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与中空方形体内部的螺杆(2)呈十字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3)选用8.8级及以上的高强度螺栓。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选择一个平整的地面作为围压装置的基础面,选择4块钢板作为四块加载板(1),分别为左右2块和上下2块,在平整的基础面上,螺杆(2)穿过对称设置的螺栓安装孔后,其两端伸出加载板(1)外部并通过螺帽(3)固定,在螺帽(3)与加载板(1)外壁之间的螺杆(2)上安装垫圈(4),在垫圈(4)上安装电阻应变片(5)、数显压力测力表(7),将应变片引线(6)的一端连接电阻应变片(5),另一端连接数显压力测力表(7);
步骤二:在四块加载板(1)围成的中空方形体内部放置加强筋;
步骤三:在四块加载板(1)围成的中空方形体内部浇筑混凝土,使得加强筋与螺杆(2)成十字形分布;
步骤四:待模型实验围压加载装置浇筑完成后,在前后两端无加载板(1)的混凝土上根据实际需要掏槽爆破掏槽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5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