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及除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8868.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则波;罗万力;范宝明;徐明发;刘习生;杨建;刘绩;蔡雅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2 | 分类号: | E01B31/12;B08B7/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妍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轨 除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及除锈方法,所述除锈装置包含第一小车、若干激光发生器、烟雾净化装置,以及第二小车和若干激光发射装置。所述除锈装置通过第一小车沿钢轨携载激光发生器和烟雾净化装置,通过第二小车沿钢轨携载激光发射装置,通过激光发生器和激光发射装置对钢轨进行激光除锈作业,通过烟雾净化装置收集除锈产生的除锈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及除锈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改善了施工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及除锈方法。
背景技术
钢轨出厂后,由于长时间摆放等因素,容易出现钢轨表面锈蚀的情况。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无缝钢轨焊接多采用闪光对焊的方式进行作业。采用闪光对焊方式作业时,需要对待焊接钢轨两端进行通电,但锈蚀会严重影响钢轨通电效率和焊接结果,严重时会出现无法形成通电回路的情况。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多采用需要人工操作的仿形砂轮机或手持式砂轮机对钢轨进行除锈。砂轮机采用磨削的方式对钢轨进行打磨,不可避免的对钢轨母材造成损伤,同时打磨也会产生金属加工粉末,严重污染隧道内的作业环境。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钢轨容易沾染油污等污染物,砂轮机之类的除锈方法由于采用接触式清洗,容易将污染物或砂轮片上的沙粒附着在打磨后钢轨表面上,产生二次污染。除锈结果多通过人眼进行判断,除锈效率受操作人员熟练度影响较大。上述除锈方式耗时耗力,且施工过程会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较大损伤,无法满足当下无缝线路铺设的精度和速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手持砂轮机对钢轨除锈作业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对钢轨母材磨损严重,且耗费大量人力资源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及除锈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钢轨的除锈装置包含第一小车、若干激光发生器、烟雾净化装置,以及第二小车和若干激光发射装置;
第一小车包含第一车体和第一车轮,第一车轮设置于第一车体的底部、沿钢轨移动;第一车体用于运载激光发生器和烟雾净化装置;
所述若干激光发生器设置于第一小车,且每个激光发生器设有谐振腔,用于产生激光;
所述烟雾净化装置设置于第一小车;所述烟雾净化装置设有离心式风机,用于收集除锈产生的废气和颗粒物;
第二小车包含第二车体、第二车轮和两个安装架,第二车轮设置于第二车体的底部、沿钢轨移动;两个安装架固定设置于第二车体上,且,伸向钢轨、并分布于钢轨的两侧;
每个安装架上设有两个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激光、对钢轨的表面进行除锈。
优选地,所述两个安装架在钢轨的两侧非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钢轨包含轨头、轨腰和轨底,所述轨腰位于轨头和轨底之间;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对轨头或轨腰进行除锈。
优选地,每个安装架包含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车体固定连接;第一部或第二部为弯折形,包含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与底板两侧的侧板形成凹槽结构,第二部能够置于且第一部的凹槽结构中;
第一部或第二部的底板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通孔;将第二部穿入第一部的凹槽结构,采用螺栓穿过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通孔、将第一部的底板和第二部的底板夹紧固定,实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对轨头的表面进行激光除锈,第二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对轨腰的侧面进行激光除锈;
每个安装架的第一部上设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为第一激光发射装置,第二部上设置的激光发射装置为第二激光发射装置。
优选地,通过改变第二部穿入第一部的长度,调节第二激光发射装置与钢轨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