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993.7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夏楠;冀星沛;沈豫;刘林;姚力;单葆国;谭显东;张成龙;石清;邢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业 负荷 曲线 模拟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某地区样本行业内样本用户,并确定各季的季节典型日,计算该季典型日的用电量数值以及样本行业该季典型日用电量占样本行业典型日所在月份用电量的比重;计算行业用电量的实际放大系数;计算得到该行业实际该季典型日用电负荷;基于样本行业负荷数据得到行业模拟负荷,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模拟典型日负荷曲线。本发明基于部分用户用电数据,实现了从微观用户到行业再到产业用电负荷曲线的模拟,有助于揭示行业及产业负荷形态特征和负荷特性的时空演变规律,为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制定相关运营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力负荷曲线反映了用户各时刻的用电信息。准确获取电力负荷曲线是合理开展电网规划、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推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影响电网负荷形态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1)宏观经济层面: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将对负荷构成产生较大影响;(2)微观行业层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企业用电行为的转变,用户/行业负荷出现了新的变化。(3)用户层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普及率显著提升,降温/采暖负荷拉动负荷快速增长。
由于不同行业间生产技术和方式存在差异、同一行业不同地域外部环境亦有所不同,为了准确刻画电网负荷的构成,摸清电网负荷特性变化的根源,有必要从用户→行业→产业层面“自底向上”开展研究。
目前,各级电力调度数据已可以精确获取,但受信息安全考量,全用户/行业负荷数据难以完全获取,仅能通过少量或部分用户数据开展分析,对于电力调度数据的产业构成尚未有研究;此外,由于售电与抄表不同期等原因(即用电统计和实际用电存在一定差异,如用电统计为上月15号至本月15号,实际用电为当月用电总和),如何通过部分用户用电数据准确合成细分产业的负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制定相关运营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用电量比重确定某地区样本行业内样本用户,并确定各季节的季节典型日;
S2:根据某地区同行业用户的某季典型日的用电负荷,计算该季典型日的用电量数值以及样本行业该季典型日用电量占样本行业典型日所在月份用电量的比重;
S3:根据计算得到样本行业该季典型日用电量占样本行业典型日所在月份用电量的比重和实际日用电量占比,计算行业用电量的实际放大系数;
S4:根据所述行业用电量的实际放大系数计算得到该地区该行业实际该季节典型日用电负荷;
S5:基于样本行业负荷数据得到本地区行业模拟负荷,重复S1-S4,直至模拟出本地区全部行业四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并按照各产业中行业分类,叠加本地区行业负荷数据,得到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模拟典型日负荷曲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用电数据的分产业负荷曲线模拟系统,包括:
典型日模块,用于根据用电量比重确定某地区样本行业内样本用户,并确定各季节的季节典型日;
比重模块,用于根据某地区同行业用户的某季典型日的用电负荷,计算该季典型日的用电量数值以及样本行业该季典型日用电量占样本行业典型日所在月份用电量的比重;
实际放大系数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样本行业该季典型日用电量占样本行业典型日所在月份用电量的比重和实际日用电量占比,计算行业用电量的实际放大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