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积物中浮选微塑料及自动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9056.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季;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1/34;G01N33/00;G01N33/24;B03D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物 浮选 塑料 自动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中浮选微塑料及自动分离装置,本发明包括气路部分、液体循环部分、浮选装置及过滤收集装置;本发明采用了气体浮选、液体过滤分离的气液混合分离方法,本发明气路部分由气泵、气管、管式曝气器组成,通过气泵、管式曝气器使浮选玻璃管内的样品与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促使样品在浮选玻璃管中充分浮选。本发明液体循环部分由浮选液补充箱、增压泵及蠕动泵组成;通过蠕动泵与增压泵使氯化钠溶液在浮选玻璃管与金属筛网及锥形瓶之间连续流动、反复循环,充分将样品中的微塑料分离在过滤收集装置的金属筛网内。本发明具有工作效率高、样本检测精准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的样品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沉积物中浮选微塑料及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是开展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关键。现有技术对于水面漂浮物微塑料的分离提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过滤收集; 而对于沉积物或土壤样品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溶液浮选分离。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尤其对沉积物或土壤样品的分离存在步骤繁琐、回收率不稳定及提取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在不同的沉积物或土壤样品中的提取效率不同,对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准确性降低、研究成果的科学依据不充分,无法对微塑料污染环境的严峻问题提供科学治理的可靠数据,导致浮选分离后的后期工作量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沉积物中浮选微塑料及自动分离装置,本发明采用气体浮选、液体过滤分离的气液混合分离方法,本发明气路部分由气泵、气管、管式曝气器组成,通过气泵、管式曝气器使浮选玻璃管内的样品与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促使样品在浮选玻璃管中充分浮选。本发明液体循环部分由浮选液补充箱、增压泵及蠕动泵组成;通过蠕动泵与增压泵使氯化钠溶液在浮选玻璃管与金属筛网及锥形瓶之间连续流动、反复循环,充分将样品中的微塑料分离在过滤收集装置的金属筛网内。通过对金属筛网上的微塑料颗粒物进行收集,计算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浓度。本发明同时可以满足泥质、砂质等不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需求,填补了现有技术沉积物中微塑料浓度检测装置缺失的状况,具有工作效率高、样本检测精准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积物中浮选微塑料及自动分离装置,其特点包括气路部分、液体循环部分、浮选装置及过滤收集装置;
所述气路部分由气泵、气管、管式曝气器组成,所述气泵的输出口经气管与管式曝气器连接;
所述液体循环部分由浮选液补充箱、增压泵及蠕动泵组成;所述浮选液补充箱上设有进液端及出液端;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与浮选液补充箱的进液端管连接,浮选液补充箱的出液端与增压泵的输入端管连接;
所述浮选装置由浮选玻璃管、陶瓷波纹填料、玻璃管帽及截止阀组成;所述浮选玻璃管为筒状件,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及进气口;所述玻璃管帽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玻璃管帽覆盖在浮选玻璃管的顶部;所述陶瓷波纹填料设于浮选玻璃管内;所述截止阀设于浮选玻璃管的进液口上;
所述过滤收集装置由金属筛网及锥形瓶组成;所述金属筛网上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锥形瓶上设有第二出液口;
所述气路部分的管式曝气器与浮选装置上浮选玻璃管的进气口管连接;所述液体循环部分上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浮选装置上浮选玻璃管的截止阀管连接;所述过滤收集装置上金属筛网的第二进液口与浮选装置上玻璃管帽的第一出液口管连接;所述过滤收集装置上锥形瓶的第二出液口与液体循环部分上蠕动泵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浮选装置为一套或多套,多套浮选装置并列设置。
所述的过滤收集装置为一套或多套,多套过滤收集装置并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