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9110.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倪语涵;徐春雯;綦远磊;史晓鹏;朱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B03C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邱岳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除尘 双层 通风 幕墙 | ||
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结构,包括两侧的正极板和幕墙内外层皮,外层皮下部设有通风口,内外层皮之间的空腔中设有作为负极的带芒刺电晕线,空腔中还设有一排经下轴驱动百叶集尘板;幕墙下部设有集尘槽、上部设有分线盒和内含风机的风机盒,风机盒与空腔接触的下底面和朝向室内的一侧均设有通风口,分线盒内部设有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整流器和检测百叶集尘板电流变化的电流传感器。本发明将普通的百叶遮阳板替换为带有集尘效果的百叶集尘板,在空腔内设置荷电区和集尘区,利用静电除尘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清洁,既具有传统双层皮通风幕墙的节能优势和遮阳、通风的效果,又兼具了净化新风的效果,结构简单,能耗低,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能耗占全球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促使节能建筑数量逐年增加,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玻璃幕墙因玻璃的透光及传热特性,会造成室内过热的问题,空调能耗便随之增加。双层皮幕墙利用内外层皮之间的空腔,夏季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带走一部分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减少了夏季的冷负荷;在冬季产生温室效应,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了冬季的热负荷。双层皮幕墙作为较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成为越来越多建筑的选择。
随着经济技术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空气中的污染物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洁净度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风系统虽然能对新风进行净化,但整个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且能耗高,适用范围有限。而静电除尘技术具有体积小,除尘效率高、能够除去粉尘粒子的粒径范围较宽、结构简单、气流速度低、能耗比其他类型除尘器低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新风的净化。
另一方面,双层皮幕墙的使用也有利于提高幕墙在通风及净化方面的效果。专利201821693898.5公开了一种被动蒸发冷却式双层皮玻璃幕墙,该幕墙通过风机驱动的外循环通风模式结合水雾器作为辅助,实现被动式蒸发冷却,从而实现节能。但单纯的外循环模式不能利用新风,长期密闭的环境会导致糟糕的室内空气品质,且利用水雾器进行遮阳的效果微乎其微,既不利于室内空气环境,也无法实现遮阳功能。虽有少量现有技术研究了静电除尘与双层皮幕墙,但这些技术仍不成熟,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布局不合理,除尘效果不理想,且为了实现除尘而舍弃了采光的需求。理想的方案应是能够兼顾到各种效果,尤其是通过引入一种结构就能带来多种功效的设计是首先要考虑的,因此,设计一种兼具通风、新风净化、遮阳功能新型双层皮幕墙结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该幕墙不仅可以利用百叶达到遮阳效果,还可以利用静电除尘原理在通风时达到净化新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
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两侧分别设有正极板、外侧面为双层皮幕墙外层皮,该双层皮幕墙外层皮下部设有带百叶导流板的下通风口,所述幕墙内侧面为双层皮幕墙内层皮,双层皮幕墙外层皮与双层皮幕墙内层皮之间的空腔形成空气通道;空腔中设有一个或以上作为负极的、带芒刺的电晕线,空腔中靠近双层皮幕墙内层皮的一侧还设有一排经下轴驱动的可转动式百叶集尘板;该幕墙下部设有集尘槽、上部设有分线盒和内含风机的风机盒,风机盒与空腔接触的下底面和朝向室内的一侧均设有带百叶导流板的通风口,分线盒内部设有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整流器和检测百叶集尘板电流变化的电流传感器,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由导线连接至电源正负极,正极板和电晕线分别由导线连接至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和直流输入端;可转动式百叶集尘板由导线连接至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电流传感器一端连接于百叶集尘板,一端接地。
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皮幕墙外层皮 与双层皮幕墙内层皮之间的空腔宽度为400~1400mm。
所述的一种静电除尘双层皮通风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使幕墙外层皮下部进风口处风速控制在0.5m/s 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