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469.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侯康;高锐;郭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122 | 分类号: | H04W12/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抵御 恶意 用户 数据 篡改 攻击 方法 | ||
1.一种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各认知用户获取各自的本地检测统计量,并将检测统计量发送给融合中心;
融合中心通过剔除算法剔除异常值获取最终的统计检测量;
将最终的统计检测量和判决门限通过判决准则融合进行正确感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模型和恶意攻击模型获取各自的本地检测统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感知模型为:
其中,ω(n)是均值为零且方差为的高斯噪声,n为样本数,h(n)为衰落信道增益,s(n)表示认知用户接收到的信号;是指主用户不存在的情况,是指主用户存在的情况;
相应的检测统计量如下:
其中,i表示第i个认知用户,Yi为能量值,为方差,Ti为检测统计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恶意攻击模型具体为:
其中,为恶意用户篡改后的检测统计量,Δi是表示攻击强度常数,ηi是第i个次用户的门限值;
具体的,在主用户不存在的情况下,为:
其中,ρi是攻击强度参数,表示在情况下Ti的均值,表示虚警的概率;
在主用户存在的情况下,为:
式中,ρi是攻击强度参数,表示在情况下Ti的均值,为检测的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认知用户通过Nakagami-m信道衰落模型结合频谱感知模型和恶意攻击模型获取各自的本地检测统计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kagami-m信道衰落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Γ(m)表示伽马函数,Ω表示信道增益g平方的期望,即Ω=E[|g|2],m为衰落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抵御恶意用户数据篡改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收集到的检测统计量由小到大排序;
计算统计检测量中的第一四分位数和第三四分位数;
根据第一四分位数和第三四分位数计算统计检测量的最高位数和最低位数;
根据实际主用户的存在情况将最高位数与检测统计量最大值进行比较或将最低位数和检测统计量最小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剔除异常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大学,未经北京博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4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变仪、负载传感器以及应变仪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