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线立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685.8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波;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科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1 | 分类号: | H01F41/061;B21F11/00;B21F1/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苏文芝;黄国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线立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扁平线立绕装置包括线材上料组件、绕线组件、第一夹线组件、第二夹线组件、骨架上料组件、切线组件、第一折线组件、切角组件、第二折线组件、下料组件和搬运组件,立绕装置中的绕线组件和夹线组件合二为一,使旋转主轴上的骨架固定部与夹线组件更靠近;第一推线组件和第二推线组件中的第一推线块和第二推线块分别沿不同方向移动,将线材朝向不同的方向折弯,在同一折线组件完成两次弯折,提高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折线组件占据的空间;在切角过程中,通过切块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切除接脚部,使得接脚部上形成有斜平面,使该种具有斜切面的接脚部的线圈应用在其他场景,提高扁平电感线圈的应用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扁平线立绕装置。
背景技术
扁平线圈是一种用扁平线材来绕制形成电感线圈,电感线圈包括线圈部、由铁粉压铸而成的导磁座及盖体,线圈部设置在导磁座上,盖体将线圈部固定在导磁座上。其中线圈部的两端的接脚部需朝向外部电路导接方向折弯,为了线圈部的接脚部的稳固性,可将接脚部进行多次弯折。
现有大部分的扁平线绕线装置中分别包括上料组件、绕线组件、夹线组件、输送组件、多个折线组件和切角组件,一个折线组件只能进行一次弯折工艺,多个组件安装作业工艺先后进行排列,使得立绕装置长度较长,空间占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占据空间的扁平线立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扁平线立绕装置包括线材上料组件、绕线组件、第一夹线组件、第二夹线组件、骨架上料组件、切线组件、第一折线组件、切角组件、第二折线组件、下料组件和搬运组件,线材上料组件用于驱动扁平线移动;绕线组件包括主动轴组件,主动轴组件包括旋转主轴和主轴移动驱动组件,旋转主轴上设置有骨架固定部,旋转主轴用于固定骨架;第一夹线组件和第二夹线组件分别用于夹紧线材,第一夹线组件和第二夹线组件分别设置在旋转主轴上,骨架固定部设置在第一夹线组件和第二夹线组件之间,主轴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旋转主轴、第一夹线组件和第二夹线组件移动;骨架上料组件用于驱动骨架移动至骨架固定部处;切线组件用于切断所述线材上料组件与绕线组件之间的线材;第一折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组件、第一推线组件和第二推线组件,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折线位,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折线位上的骨架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一推线组件包括第一推线块和第一推线驱动组件,第一推线驱动第一推线块沿第一移动方向朝向折线位移动,第二推线组件包括第二推线块和第二推线驱动组件,第二推线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推线块沿第二移动方向朝向折线位移动,第一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方向相交;切角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组件和切块组件,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避让通槽、切角处和线圈放置位,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线圈放置位上的线圈,切角处位于避让通槽与线圈放置位之间,切块组件位于避让通槽的上方,切块组件包括切块和切块驱动装置,切块驱动装置驱动切块朝向避让通槽移动,避让通槽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切块上设置有相背离设置的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第一斜面可与第三斜面相对设置,第二斜面可与第四斜面相对设置;第二折线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和第三推线块组件,第三固定座用于固定线圈,第三推线块组件包括第三推块和第三推线驱动组件,第三推线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推块沿第三移动方向移动,第三移动方向与第一移动方向反向,第三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方向相交;下料组件用于对线圈下料;搬运组件包括多个搬运夹块组件和搬运驱动组件,多个搬运夹块组件分别在绕线组件和第一折线组件之间、第一折线组件和切角组件之间、切角组件和第二折线组件之间、第二折线组件和下料组件之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科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科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