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机组主轴磨损件的修复回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900.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刚;杨哲一;蔡晖;崔雄华;侯召堂;梅宝;曹晨;张磊;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主轴 磨损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主轴磨损件的修复回用方法,包括步骤:在主轴磨损部位进行表面探伤检测,确定出磨损部位的范围;对主轴在机床上进行车削,从磨损部位车削至轮毂侧R角部位,包括轴套对应的主轴表面,将主轴直径减少1~4mm,保持车削后的R角、轴径公差及粗糙度不变,即与原主轴一致;对主轴车削表面进行表面探伤和硬度检测,以确认将磨损层完全清除;设计轴承内径减小1~4mm的非标轴承,该轴承仅将其内圈的内径增大,其他与原轴承保持一致;将非标轴承与车削后的主轴进行配合安装后回用。本发明可以在仅微小地改变主轴直径尺寸几乎不影响主轴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证主轴轴颈和轴承的有效过盈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主轴磨损件的修复回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主轴是风电机组中传递载荷的关键部件,依靠两个轴承及轴承座进行支撑,固定于塔架之上。由于主轴在运行中受力十分复杂,经常出现主轴与主轴轴承配合面间出现一定的相对运动,造成主轴表面出现磨损和剥落情况,导致主轴报废更换。
由于主轴属于大型锻件,一般直径在Φ500-600mm之间,生产成本高,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目前均为采用激光熔敷技术对主轴磨损部位进行磨损缺陷清除及尺寸修复后回用,该技术具有维修成本低、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合金熔敷层厚度均匀等优点。
激光熔覆技术是—种涉及光、机、电、计算机、材料、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的跨学科高新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经济效益很高的新技术,它可以在廉价金属基材上制备出高性能的合金表面而不影响基体的性质,从而节约贵重稀有金属材料,降低成本。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先进国家对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都非常重视。激光熔覆技术可对产品的表面进行修复,通过维修可降低其再制造的成本。
随着激光熔敷修复主轴回用数量的增多,近年出现多起因熔敷层硬度高脆性引起的风机主轴断裂、轮毂连同叶片掉落地面的事故。因此,对主轴磨损后急需找到一种有效的修复回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主轴磨损件的修复回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仅微小地改变主轴直径尺寸几乎不影响主轴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证主轴轴颈和轴承的有效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主轴与轴承间相对运动磨损及因激光熔敷质量不良引起的主轴断裂事故。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电机组主轴磨损件的修复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主轴磨损部位进行表面探伤检测,确定出磨损部位的范围;
2)对主轴进行车削,从磨损部位车削至轮毂侧R角部位;
3)对主轴车削表面进行表面探伤和硬度检测,以确认将磨损层完全清除;
4)设计内径减小的非标轴承,该轴承仅将其内圈的内径增大,其他与原轴承保持一致;
5)将非标轴承与车削后的主轴进行安装后回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对主轴在机床上进行车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主轴车削范围为从磨损部位至轮毂侧R角部位。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主轴车削范围还包括轴套对应的主轴表面。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主轴磨损部位车削后的R角、轴径公差及粗糙度与原主轴保持一致。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设计内径壁原轴承减小的非标轴承。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设计的非标轴承内径比原轴承减小1~4mm。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将非标轴承与车削后的主轴进行过盈配合安装。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