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326.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洋;公彦猛;姜伟立;潘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0;C02F11/13;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能量交换系统Ⅰ、能量交换系统Ⅱ、能量交换系统Ⅲ、水热氧化系统、气液分离装置、污泥压滤装置、厌氧反应系统、好氧反应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沼气净化装置、沼气焚烧炉以及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
所述调节池、能量交换系统Ⅰ的内管、能量交换系统Ⅱ的内管、能量交换系统Ⅲ的内管、水热氧化系统、气液分离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能量交换系统Ⅰ的外管、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最后外排;气液分离装置产生的液体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能量交换系统Ⅱ的外管、污泥压滤装置、厌氧反应系统、好氧反应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最后外排;
所述厌氧反应系统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依次与沼气净化装置、沼气焚烧炉连接;厌氧反应系统产生的气体通过沼气净化装置净化后作为沼气焚烧炉燃料对导热油进行加热;
所述沼气焚烧炉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
所述能量交换系统Ⅲ的外管装有导热油,通过管道与沼气焚烧炉连接,实现导热油在能量交换系统Ⅲ外管和沼气焚烧炉之间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Ⅰ内管入口连通,所述能量交换系统Ⅰ内管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Ⅱ内管入口连通,所述能量交换系统Ⅱ内管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Ⅲ内管入口连通,所述能量交换系统Ⅲ内管出口与水热氧化系统入口连接,所述水热氧化系统出口与气液分离装置入口连接,气液分离装置气体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Ⅰ外管入口连接,能量交换系统Ⅰ外管出口与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入口连接,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出口气体外排;气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Ⅱ外管入口连接,能量交换系统Ⅱ外管出口与污泥压滤装置入口连接,污泥压滤装置出水口与厌氧反应系统入口连接,厌氧反应系统液体出口与好氧反应系统入口连接,好氧反应系统出口与湿地处理系统入口连接,湿地处理系统出口出水回用于生产过程,厌氧反应系统气体出口与沼气净化装置入口连接,沼气净化装置沼气出口与沼气焚烧炉入口连接,沼气净化装置剩余气体出口与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入口连接,沼气焚烧炉出口与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入口连接,能量交换系统Ⅲ外管出口与沼气焚烧炉内管入口连接,沼气焚烧炉内管出口与能量交换系统Ⅲ外管入口连接;水热氧化系统设有氧化剂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氧化系统内设有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整体式沸石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所述活性组分由铜氧化物、锰氧化物和助剂铈氧化物组成;
水热氧化系统通过管道添加氧化剂,所述的氧化剂为95%以上的氧气、臭氧或者双氧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离子液碳吸收系统采用弱碱型的离子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反应系统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调节池,将产生的污泥回流至调节池,重新进入水热氧化系统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反应系统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内沉淀区占总体积的20%~30%,内设连续式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反应系统为曝气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低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处理系统中种植有草本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3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