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胶膜及制备方法、碱性有机物接枝工艺、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1956.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熊唯诚;周兴蒙;周乐;茹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6 | 分类号: | C09J4/06;C09J4/02;C09J11/04;C09J7/30;C09J7/10;C08F255/02;C08F220/34;H01L31/18;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胶膜 制备 方法 碱性 有机物 接枝 工艺 组件 | ||
本发明属于封装胶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及制备方法、碱性有机物接枝工艺、光伏组件,其中所述光伏封装胶膜,包括基体树脂,所述基体树脂内交联有碱性有机物,以减少玻璃表面游离的离子;本发明所制备的光伏封装胶膜,采用基体树脂内交联有碱性有机物,使交联后的光伏封装胶膜的结构更加致密,减少了玻璃表面游离的离子,抑制了EVA的水解,从而起到滞碍PID现象产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封装胶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及制备方法、碱性有机物接枝工艺、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的问题的逐年加剧,对太阳光、风能、潮汐能等自然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也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项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清洁环保项目,目前以其成熟的工艺和高效的转化效率已在全国大规模应用。常规的光伏组件由电池片、背板、封装胶膜及钢化玻璃组成,并经高温层压及铝合金密封后形成完整的光伏组件。随着电池片逐渐从单面发电转向双面发电,双面发电的电池片无论是P型还是N型,场钝化表面的Al2O3有较高密度的负电荷,容易沉积正电荷形成电场减弱钝化效果。从而使得双面发电组件有更高的抗PID,以及湿热老化后,产生离子和离子沉积引起的电池功率衰减。
封装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光伏组件提供光学、物理、绝缘、隔绝水汽等多种保护,提升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使光伏组件在高温、高湿、强辐射条件下保持优异的转化性能。
目前经光伏胶膜封装后的光伏组件在长期运行中普遍存在PID效应(电势诱导衰减),光伏组件在正负电压运行条件下,封装材料和玻璃之间产生漏电电流,从而造成光伏组件的功率持续衰减,一般衰减在20%以上,严重时衰减可达50%左右。
为了解决上述功率持续衰减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CN107841256A公开了一种新型抗PID型光伏胶膜的制备方法,其是通过在配方中引入黄原酸酯类有机离子捕捉剂,用以捕捉EVA遇水分解产生的醋酸根离子,从而起到滞碍PID现象的产生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缺陷,即其引入的离子捕捉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容易团聚,降低醋酸根离子的捕捉能力,进而降低了长期抗PID衰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及制备方法、碱性有机物接枝工艺、光伏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包括:基体树脂;所述基体树脂内交联有碱性有机物,以吸附玻璃表面游离的正电荷离子。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碱性有机物接枝工艺,采用辐照方式将碱性有机物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接枝在基体树脂的主链上的叔碳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黏土分散液,将黏土与混酸一起在回流条件下进行热解处理,过滤洗涤后置于异丙醇中超声分散,制得黏土分散液;制备原料混合液,向黏土分散液中加入基体树脂、引发剂和碱性有机物,混合均匀后,制得原料混合液;制备光伏封装胶膜,将原料混合液制得胶膜后,对胶膜进行辐照接枝处理,制得光伏封装胶膜。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和电池片;其中所述玻璃和电池片之间铺设有如前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光伏封装胶膜,采用基体树脂内交联有碱性有机物,使交联后的光伏封装胶膜的结构更加致密,同时减少了玻璃表面游离的离子。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