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2609.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佩云;张余;黄凯丰;朱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G7/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郭娇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芹 黄酮 含量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大田准备、种植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多效唑处理、收获等步骤。通过利用喷施外源多效唑技术,刺激水芹次生代谢产物积累量的增多,进而提高黄酮含量,促进水芹的产业发展。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提高水芹产量1.66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1.57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芹为伞形花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特色水生蔬菜的重要种类。水芹是《本草纲目》、《新华本草纲目》收载品种,为贵州苗族、仡佬族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功能,常用于治疗黄疸、水肿等。以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通过对水芹的药理研究表明,水芹具有显著的抗肝炎作用,对乙肝病毒(HBV)感染性肝炎有明显的保肝降酶、利胆退黄和抗乙肝病毒作用,尚有抗心律失常、抗过敏,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糖尿病、减肥、防肺癌、防止肠癌等功能。黄酮类化学物槲皮素、异鼠李素、金丝桃素、水芹素等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黄正明等(2001)发现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水芹的生长特征及其功能主治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得出水芹基源仅伞形花科水芹属植物水芹为药用正品的结论。王利胜等(2004)采用HPLC法测定了产自湖北、广东、广西等5个省份的水芹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
目前国内外水芹黄酮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离和提取等方面,而关于提高水芹中黄酮含量的研究,主要在于有机肥处理,郭肖等(2014)的研究发现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水芹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余研究则几乎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成活率高,产量高且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
一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具有较高总黄酮含量、抗病、高产的水芹品种;
(2)大田准备:将田块做成秧池状,畦宽1m,畦面湿润、沟中持水;
(3)种植管理:在留种田选择高9-11cm,生长一致的水芹幼苗,移栽至大田中,设置种植密度为10 cm×10 cm,单株定值;
(4)水分管理:移栽后15 天内使土壤保持1-2 cm的水层,15天后靠降雨来补充土壤水分;
(5)肥料管理:施无机肥880-920kg·hm-2 作为基肥,水芹幼苗成活后,施入140-160kg·hm-2尿素进行追肥;
(6)多效唑处理:水芹幼苗期,叶面喷施120-140mg/L的多效唑,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9:30-10:30用手持式喷雾器对叶面进行喷施,以叶片有水滴为准;
(7)收获:水芹植株高度达30-40cm时采收,于近地面割收水芹地上部茎和叶,去除枯黄叶。
上述的一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无机肥N: P2O2:K2O=14: 16: 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首次利用喷施外源多效唑技术,刺激水芹次生代谢产物积累量的增多,进而提高黄酮含量,促进水芹的产业发展。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提高水芹产量1.66倍,提高水芹黄酮含量1.57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挡玻璃卡接装置
- 下一篇:毫米波雷达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