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3526.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5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杨雷;王伟平;邢杰;常康;郭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21/33;G06F21/64;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数据 安全 隐私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平台系统登录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缓存至各自的数据库中;
由SDK应用服务、消息队列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四个区块链节点进行区块链数据存证;
用户终端节点发起数据写入请求,创建新的数据区块,将加密后的信息存储在新的数据区块,通过共识机制校验,新的数据区块添加至数据持有者的数据存储节点;
数据以密文的方式保存在区块链上,依赖区块链账户体系的加密特性进行授权访问,即所有上链数据都会进行加密,区块链上不保存明文数据,数据上链时通过智能合约生成随机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再将加密后的数据上链存储;
在区块链上仅保留密文,由数据所有者持有密钥,在链外进行数据访问授权,通过智能合约授权列表与账户体系实现数据授权访问,获取区块链准入许可后,该节点才可以和联盟链上其他区块链节点进行通信,进行数据读取,即用户终端节点获取授权后,发送请求,各节点通过共识机制校验后,通过智能合约获取解密的密钥,进行解密,将数据发送到用户终端节点,解密后获取数据,将数据反馈;
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的授权列表分为数据ID数据模块、用户ID数据模块、令牌数据模块,通过三层数据模型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
所述数据ID数据模块、用户ID数据模块、令牌数据模块映射关系为正向树模型,所述数据ID数据模块包括被隐私保护的结构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索引和ID,所述用户ID数据模块包括当前被保护数据目标开发用户列表,列表内为用户相关账户信息,所述令牌数据模块包括用户ID对被保护数据的访问权限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期限、访问次数、数据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访问授权,组织架构和与业务角色相关业务的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访问方法还包括区块链令牌,区块链令牌为授权操作提供信用背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K应用服务、消息队列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四个区块链节点采用云服务器,服务器监控通过在云服务器监控上设置告警机制,在资源负载达到设定值时会发送告警通知到账户邮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台系统间部署的网络层访问安全通过云安全组控制,每个IP限定访问固定的云服务器,且限定访问协议类型及端口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台系统间部署应用层,应用层访问安全通过安全组配置,对能访问SDK的IP做固定限制,仅平台系统出口可访问SDK服务器,SDK部署在内网服务器,外网无法访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SDK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均采用https协议,所述https协议进行数据证书加密,鉴定服务器的真实身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之间进行了固定IP限制,只有批准的来访服务器才能进行服务器间接口通讯,鉴定IP持有者为真实获批服务器的逻辑为:对获批的联盟链准入者颁发证书,所述证书应用于对应的系统与SDK、区块链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证书形式进行签名和验签,签名最终一致,则认为来访者为真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5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