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4194.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郝玉福;张相田;盖猛;孙洪远;林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红岩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集总式 电子 控制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在其通信系统中运用实时以太网和光纤通信技术替代WTB总线和MVB总线,在中央处理单元之间采用实时以太网通讯,在中央处理单元与执行单元之间采用全双工光纤通信。使得在提高系统信息传输速率的同时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将牵引、制动、网络、信号系统的深度融合,可简化控制系统组成,提高控制系统集成度,提高控制系统整体实时性,降低系统总体成本,降低系统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高铁、地铁、机车车辆需求猛增,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列车以及列车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已经能成功制造出各种功能的列车。国外的列车控制系统平台技术主要掌握在西门子、庞巴迪、克诺尔以及阿尔斯通等大公司手中,国内这几年也越来越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能够提供列车控制设备的公司越来越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现有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大多使用列车通信网络(TCN),TCN采用两级总线结构:绞线式列车总线(WTB)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TCN网络主要实现重要设备的控制、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从而保证列车安全可靠的运行,并为司机或机械师提供故障处理指南,为检修维护提供数据支持。WTB总线用于不同牵引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物理上采用两根冗余的双绞线,WTB总线的传输速率为1Mbit/s,两个牵引单元之间的网关通过WTB总线连接,通过网关与本单元的MVB总线相连进行数据交换。车辆总线采用MVB总线,物理层上采用两对冗余的双绞线总线结构,传输速率为1.5Mbit/s,用于本牵引单元内部的数据传输,所有具有MVB通讯接口的子系统都能可靠接入。TCN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GW(网关)、REP(MVB中继器)、CCU(中央控制单元)、WTD(无线传输装置)、IOM(输入输出模块)、TCU(牵引控制单元)、BCU(制动控制单元)。
虽然当前列车控制系统在国内的应用相对成熟,但是其总拓扑结构较为复杂,WTB总线和MVB总线传输速率较慢,信号链路冗长,在列车复杂的运行环境下,容易出现通信故障,一旦出现故障通常会导致请客下线,严重时还需等待救援。此外,上述总线拓扑结构涉及的产品和板卡种类较多。因此,现有列车控制系统对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控制系统总成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当前列车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复杂、信息传输速率慢以及涉及的产品和板卡种类繁多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能够提高列车控制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和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并且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之间采用实时以太网通讯,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执行单元之间采用全双工光纤通信。
上述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系统电源板,中央处理单元CPU板和具有相同背板连接器的若干IO板卡。
上述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CPU板采用FPGA+DSP+ARM架构,FPGA接收所述IO板卡采集的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FPGA内部的共享内存将预处理后的所述数据传递至DSP和ARM。
上述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所述IO板卡根据自身种类信息以及背板槽位ID与所述FPGA发送的CAN通信节点进行通信。
上述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电源板、执行单元CPU板、运算采集板、光纤接口板和具有相同背板连接器的若干IO板卡。
上述车载集总式电子控制平台,其中,所述电源板包括为所述执行单元CPU板、运算采集板、通信观测板和IO板卡供电的执行单元系统电源板、为所述光纤接口板供电的驱动电源板、为IO板卡外接的传感器供电的传感器电源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