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508.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喜;李洪景;刘洋;崔孟龙;仇志烨;朱艳泽;胡艳丽;何志敏;崔云;李良才;朱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奥精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26;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淑花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髓 再生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骨髓的形状制作模具,模具为上下贯通的筒体;步骤2)模具内放置多条贯穿两端的细丝;步骤3)将模具的下端封闭;步骤4)向模具中注入生物浆料,放入冻干机中,热致相分离去除生物浆料中的溶剂,得到具有大量微孔的固体物;步骤5)将固体物从筒体中取出并将细丝抽取出来得到具有大量微孔和多条轴向通道的固体支架。通过三维建模制作出的脊髓三维模型可以跟脊髓损伤处的形状更好的吻合;轴向通道与神经传导方向相一致,有利于引导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建立新的突触联络,微孔用于存留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轴向通道内种子细胞的繁殖、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脊髓损伤由多种原因引起,肿瘤、炎症、外伤等都会导致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最常见的是脊髓损伤面以下的神经功能缺失,较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缺陷。这些功能缺陷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脊髓损伤不仅破坏力大,而且很难恢复,这是因为在脊髓损伤之后很难通过自身神经元在全横断处形成突触来修复神经传导通路。所以直到现在,脊髓再生修复仍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目前,脊髓再生修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在脊髓损伤处构建一种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利用组织工程支架作为移植细胞或作为具有保护神经元和促进轴突再生作用的活性因子的载体,通过移植成体干细胞、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等方式在脊髓损伤处形成新的神经元,由此建立突触联系,形成有效的突触连接。
现有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缺点在于:1、不能形成精确的三维结构,不能与脊髓损伤处的形状相适应。2、工程支架所形成的微孔较小,不利于细胞的繁殖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与脊髓损伤处的形状相适应的、适宜于细胞繁殖生长的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骨髓的形状制作模具,模具为上下贯通的筒体;步骤2)模具内放置多条贯穿两端的细丝;步骤3)将模具的下端封闭;步骤4)向模具中注入生物浆料,放入冻干机中,热致相分离去除生物浆料中的溶剂,得到具有大量微孔的固体物;步骤5)将固体物从筒体中取出并将细丝抽取出来得到具有大量微孔和多条轴向通道的固体支架。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具体的步骤:步骤1.1)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脊髓三维模型;步骤1.2)根据脊髓三维模型制作模具。
所述步骤2)中的细丝为不锈钢丝。
所述步骤4)中的生物浆料为胶原与壳聚糖的混合物。
所述胶原为I、III或IV型胶原。
所述生物浆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取质量比为2:1-1:1的胶原蛋白和壳聚糖溶于0.05摩尔/升醋酸溶液,在4摄氏度恒温环境中,以800转/分搅拌60分钟。
该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6)将步骤5中得到的固体支架放入生物交联剂中进行交联后冻干。
所述生物交联剂为京尼平溶液。
所述该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7)使固体支架中的微孔中浸入细胞生长因子。
所述该脊髓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8)向固体支架中的轴向通道中注入种子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奥精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奥精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