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石锅的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4800.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华;余坤水;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南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石 修补 方法 | ||
一种电石锅的修补方法,包括步骤:1)取电石锅待用;2)在电石锅的壁上对应烧蚀区和/或击穿孔洞的位置切割出缺口,使电石锅的烧蚀区和/或击穿孔洞位于缺口的延伸范围内,缺口呈斗形,缺口的小口端位于电石锅的外壁,大口端位于电石锅的内壁;3)取铸钢板,切割出第一、第二补块,第一、第二补块呈棱台体,第一补块的顶面与缺口的小口端相适应,第二补块的底面与缺口的大口端相适应;4)将第一、第二补块搁置在缺口中,使第一补块的顶面与缺口的小口端重合、第二补块的底面与缺口的大口端重合,且通过堆焊固定相连。本发明操作简单、修补成本低,可高效对因为内壁烧蚀或击穿而报废的电石锅进行重复修补,有效降低电石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石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石锅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钙,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产生乙炔气,也用于有机合成、氧炔焊接等。
电石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一般用电炉熔炼法将焦炭与氧化钙置于2200℃的电炉中熔炼,生成碳化钙熔融液,碳化钙熔融液导入电石锅内,经冷凝成型,得到电石。
通常,电石锅采用碳钢材料制作,这种类型的电石锅在使用过程中,高温的碳化钙熔融液在导入过程中,对电石锅造成冲击,造成电石锅的内壁烧蚀,甚至击穿形成孔洞,导致电石锅报废。电石锅的售价较高,较高的损毁率导致电石加工企业的电石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石锅的修补方法,其操作简单、修补成本低,可高效对因为内壁烧蚀或击穿而报废的电石锅进行重复修补,有效降低电石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石锅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修补的电石锅,清理、打磨,待用;
2)利用氧割或等离子切割在电石锅的壁上对应电石锅的烧蚀区和/或击穿孔洞的位置切割出缺口,使电石锅的烧蚀区和/或击穿孔洞位于缺口的延伸范围内,缺口呈斗形,呈斗形的缺口的小口端位于电石锅的外壁,呈斗形的缺口的大口端位于电石锅的内壁;
3)取铸钢板,切割出第一补块、第二补块,第一补块呈棱台体,且棱台体的顶面与缺口的小口端相适应,第二补块呈棱台体,且棱台体的底面与缺口的大口端相适应;
4)将第一补块搁置在缺口中,使第一补块的顶面与缺口的小口端重合,且通过堆焊固定相连,将第二补块搁置在缺口中,使第二补块的底面与缺口的大口端重合,且通过堆焊固定相连,修补完成。
步骤3)采用氧割或等离子切割在铸钢板上切割出第一补块、第二补块。
步骤3)第一补块、第二补块的厚度为电石锅的壁厚的一半。
步骤3)第一补块的厚度大于电石锅的壁厚的一半,小于电石锅的壁厚,第一补块、第二补块的厚度之和与电石锅的壁厚相适应。
步骤4)第一补块的底面与第二补块的顶面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氧割或等离子切割,将电石锅对应烧蚀区和/或击穿孔洞的位置切割掉,形成缺口,再利用第一补块、第二补块与缺口配合,且通过堆焊固定,与电石锅形成整体,即对电石锅的烧蚀区或击穿孔洞形成替换,使报废的电石锅重新投入使用用于冷凝成型电石,极大的降低了电石企业更换电石锅的成本。
2、本发明在电石锅上切割得到的缺口,利用第一补块、第二补块对缺口形成封堵,保证修补后的电石锅可以正常使用。且第一补块与电石锅的外壁齐平,第二补块与电石锅的内壁齐平,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若第二补块再次被严重烧蚀甚至出现穿孔现象,可直接将第二补块切割掉,直接替换第二补块即完成修补作业,方便对电石锅进行重复修补,降低电石锅的修补成本,进一步降低电石锅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