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305.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元磊;李贤斌;杨欣旦;张少刚;许涛;刘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27/00;A62C31/02;A62C3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曹媛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灭火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导轨、智能小车和输送管道;所述导轨沿管廊轴向布设;所述输送管道沿所述管廊轴向布设,用于向所述智能小车输送灭火剂;所述智能小车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在所述管廊发生火灾时移动至火源处并向所述火源处喷射所述灭火剂,以扑灭火灾。本发明在管廊任意区域发生火灾时智能小车均可以沿导轨迅速移动至火源处,输送管道则可以向智能小车持续输送灭火剂,从而使智能小车可以持续向火源喷射灭火剂,进而快速扑灭火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将电力、通信、燃气、市政和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中的隧道空间,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以及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例如以雄安新区为代表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在其规划中大量的运用了综合管廊方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及增加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
然而在地下综合管廊内,对地短路、接触不良或线路过载等因素极易引发线路火灾;若火灾未能及时扑灭,则必将危及相邻的其他管线,进而引发二次灾害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对地下综合管廊内火灾区域的火情进行精确高效的控制,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以在管廊内任意区域发生火灾时均可以快速扑灭火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管廊智能灭火装置,包括:导轨、智能小车和输送管道;
所述导轨沿管廊轴向布设;
所述输送管道沿所述管廊轴向布设,用于向所述智能小车输送灭火剂;
所述智能小车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在所述管廊发生火灾时移动至火源处并向所述火源处喷射所述灭火剂,以扑灭火灾。
优选地,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管廊的顶部,与所述输送管道间隔设置;且所述导轨与所述输送管道平行。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道包括:
管体,固定于所述管廊的顶部,用于容置所述灭火剂;
若干个第一衔接口,沿所述管体靠近所述智能小车的侧壁间隔设置;且任一所述第一衔接口与所述智能小车进行对接,以将所述灭火剂输送至所述智能小车。
优选地,所述智能小车包括:
车体,固定于所述导轨上,沿所述导轨进行往复移动;
第二衔接口,设置于所述车体靠近所述输送管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衔接口与任一所述第一衔接口进行对接,以使所述输送管道将所述灭火剂输送至所述车体内;以及
喷头,与所述车体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车体内的所述灭火剂喷射至所述火源处,以扑灭火灾。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衔接口靠近所述智能小车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电磁铁,以与所述智能小车进行位置感应;
每一所述第一衔接口内设有一阀门,以控制所述第一衔接口的启闭。
优选地,所述管廊智能灭火装置,还包括:
若干个火灾报警器,沿所述管体靠近所述智能小车的侧壁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火灾报警器与每一所述第一衔接口相邻;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智能小车、所述输送管道及每一所述火灾报警器进行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火灾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对所述智能小车和所述输送管道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