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6469.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克;王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M29/30;A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ivc 系统 寄生虫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隔离模块、消杀模块、识别模块、控制模块,隔离模块包括有设置在笼盒进风口用于防止管道内的寄生虫进入笼盒的第一隔膜、设置在笼盒出风口用于防止笼盒内的寄生虫进入管道的第二隔膜,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富集寄生虫的凹槽,第一隔膜上凹槽的开口朝向进风支管,第二隔膜上凹槽的开口朝向笼盒;消杀模块设置在管道内,消杀模块、识别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耦接。通过隔离模块阻隔管道与笼盒内的寄生虫流通,通过识别模块快速精确的反馈出问题笼盒,从而降低寄生虫的污染速度与范围;通过消杀模块能够实现对管道的独立清洁,能够进一步消除寄生虫活体的威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实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动物独立通风笼具系统(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ing system,IVC系统)是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广泛使用的特殊实验动物饲养和实验观察设备,包括有供空气流通的多条管道和用于安装笼盒的支架,管道包括进风支管与出风支管,其运行过程中采用的微型隔离技术,经过高效过滤的新风通过进风支管直接输送到每个笼盒,每个笼盒有接收新风的进风口,废气从每个笼盒独立的出风口汇入出风支管经过滤后排放到室外,进风口有效保护了每个笼具中的实验动物,使高级别实验动物对笼外环境的要求随之下降,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实验室建设投入和使用成本。
但是单个实验动物在运转的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接触污染后,由于笼盒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没有防护装置,污染源会随进风口进入进风支管,或者随出风口进入出风支管,从而流通至其他笼盒,引起对同个IVC系统内的其他实验动物的扩散污染。其中,较难发现的是附着在实验动物体外毛发上的寄生虫幼崽,一旦IVC系统中有一只实验动物的笼盒中出现了寄生虫,那么这些寄生虫会随进风支管、出风支管浮游或者移动至其他笼盒中,如不能及时发现、隔离,最终会导致同一IVC系统各笼盒中的实验动物均受到寄生虫的污染,造成大量损失。
目前尚未有对应产品用于防治IVC系统中寄生虫扩散的问题,只能通过人工识别各笼盒的情况进行逐一处理,时效慢、损失大。因此,急需设计一款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IVC系统中寄生虫扩散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IVC系统的寄生虫防护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笼盒和管道内的寄生虫互通的隔离模块、用于杀死管道内寄生虫的消杀模块、用于识别活体寄生虫的识别模块、控制模块,所述隔离模块包括有设置在笼盒进风口用于防止进风支管内的寄生虫进入笼盒的第一隔膜、设置在笼盒出风口用于防止笼盒内的寄生虫进入出风支管的第二隔膜,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富集寄生虫的凹槽,所述第一隔膜上凹槽的开口朝向进风支管,所述第二隔膜上凹槽的开口朝向笼盒;
所述消杀模块设置在管道内,包括有用于限制寄生虫移动的限制元件、用于杀死寄生虫的灭活元件,所述消杀模块、识别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耦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能够接收识别模块传输信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消杀模块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模块包括设置在进风口用于增强风速的第一增流板,所述第一增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截面成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隔膜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在第一增流板的前方,所述第一通孔的小口径朝向第一隔膜的凹槽;
所述隔离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用于增强风速的第二增流板,所述第二增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截面成梯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隔膜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在第二增流板的前方,所述第二通孔的小口径朝向第二隔膜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流板、第二增流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与笼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均与笼盒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