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T图像的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6838.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康爱红;王本帅;吴星怡;孔贺誉;王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62;G16C6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t 图像 沥青 混合 空隙 分布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CT图像的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进行CT扫描,获取CT图像;
S2,对步骤S1获得的CT图像依次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及分割处理;
S3,对步骤S2获得的分割图像进行空隙率提取;
S4,通过步骤S3提取的空隙率进行空隙特征参数的计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为马歇尔试件,直径为101.6mmmm,高度为63.5±1.3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X射线平行于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底部,沿试件轴线每间隔一定距离进行一次CT扫描,每个试件扫描 n次,获得 n张不同层位处的沥青混合料CT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X射线平行于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底部,沿试件轴线每间隔 3 ㎜进行一次CT扫描,每个试件扫描 19 次,获得 19 张不同层位处的沥青混合料CT图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CT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灰度化、图像均质化、空间滤波增强,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1)图像灰度化:使用MATLAB获取CT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2)图像均质化:将上一步得到的灰度直方图通过变换函数修正为均匀的直方图,从而改变图像整体偏暗或整体偏亮,或者灰度层次不明显的情况;
(3)空间滤波增强:采用中值滤波对步骤(2)所述图像平滑处理,消除随机噪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CT图像的分割处理包括二值化分割与三值化分割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基于分割图像,使用MALTBA编写程序,提取空隙率。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使用Image Pro Plus,通过提取的空隙率,对分割图像中空隙的面积、空隙周长、空隙最长轴进行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分割图像,设置标尺并对其命名,然后设置标尺单位,将标尺应用到分割图像上;
(2)选择测量工具,并选择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空隙面积、空隙周长、空隙等效圆直径;
(3)通过限定取值范围进一步精确得选择测量区域,并对上述分割图像进行分离;
(4)设置测量环境,并手动对步骤(3)获得的图像的黏连部分进行剔除和分离;
(5)基于已提取出的空隙率,使用Image Pro Plus,统计出各空隙特征参数的像素占总像素的比率,通过像素与米之间的单位转化,最终得出空隙特征参数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68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