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394.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峰百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7/18;C08L71/10;C08L83/04;C08L51/10;C08K13/06;C08K9/08;C08K3/30;C08K3/08;C08K3/22;C08K5/09;C08K3/34;C08K5/13;C08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塑料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00~12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耐磨母粒3~18份;其中,耐磨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四氟乙烯0.5~0.8%、复合耐磨剂12~20%、纳米二氧化钛0.2~0.4%、硬脂酸0.25~0.32%、聚苯醚酮0.5~0.6%、聚二甲基硅氧烷0.3~0.36%、十八烷基二乙醇胺0.38~0.52%、滑石粉4.2~5.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6~0.75%、偶联剂0.36~0.55%、增塑剂0.52~0.6%,余量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切片;本发明所制备的塑料袋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缓释抗菌功效,有效地改善了所制备塑料袋的耐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袋是以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
在申请号为CN201810641423.X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氯乙烯、改性碳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氧乙烷、填料、增塑剂和抗氧化剂混合造粒后挤出成型,制得耐高温塑料袋,解决了普通的塑料袋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往往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变软变形,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问题。
通过上述专利文件所制备的塑料袋虽然具有耐高温性能好的优点。但是其耐磨性能及抗菌性能却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品质及市场售卖。
因此,提供一种耐磨塑料袋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塑料袋,其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而且还具一定的缓释抗菌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塑料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00~12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耐磨母粒3~18份;
其中,所述耐磨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四氟乙烯0.5~0.8%、复合耐磨剂12~20%、纳米二氧化钛0.2~0.4%、硬脂酸0.25~0.32%、聚苯醚酮0.5~0.6%、聚二甲基硅氧烷0.3~0.36%、十八烷基二乙醇胺0.38~0.52%、滑石粉4.2~5.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6~0.75%、偶联剂0.36~0.55%、增塑剂0.52~0.6%,余量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切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耐磨剂中含有的多孔碳酸钙、纳米银及改性纳米硫化钼,并通过化学方法对多孔碳酸钙分子表面及其孔隙中的纳米银及改性纳米硫化钼的进一步固定;这不仅使得所制备的复合耐磨剂本身的耐磨性能得到进一步地增强,也使其具有一定的缓释抗菌功效,有效地改善了所制备的塑料袋的耐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耐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多孔碳酸钙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粒径为50~80μm的Na2CO3固体,并将之转入抽滤装置中,然后向所得混合液中缓慢加入适量的饱和CaCl2溶液,加料过程中饱和CaCl2溶液的液面始终没过固体物料;并在此过程中对其进行抽滤处理;待抽滤装置中流出澄清液体时,停止加入CaCl2溶液;用去离子水对所得固体物质洗涤2~3次,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多孔碳酸钙;
二、多孔碳酸钙的初步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峰百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峰百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