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914.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江;周文彬;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50 | 分类号: | C23C16/50;C23C16/24;C23C16/455;C23C16/54;H01L31/0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钝化 太阳能电池 设备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包括进料腔、第一工艺腔、隔离腔、第二工艺腔和出料腔,所述进料腔、第一工艺腔、隔离腔、第二工艺腔和出料腔的腔体之间设有阀门,第一工艺腔和第二工艺腔内都铺有加热板,进料腔和隔离腔可根据需求铺设加热板或红外灯管,第二工艺腔包括第三缓冲腔、n个(n≥1)第二镀膜腔和第四缓冲腔,在依次连接的每一个腔体内装置有传输滚轮,载有硅片的托盘在滚轮上传输,载有硅片的托盘依次经过进料腔、第一工艺腔、隔离腔、第二工艺腔和出料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艺腔由第一缓冲腔、第一镀膜腔及第二缓冲腔三个腔体组成,三个腔体下层都铺有加热板,托盘先传入进料腔,可以选择使用红外灯管对托盘和硅片快速加热,然后传入第一工艺腔,加热板对托盘和硅片进行持续加热,托盘在第一缓冲腔内调整至所需工艺传输速度后进入第一镀膜腔,第一镀膜腔上设有由喷淋板组成的上电极,上电极连接功率电源,电源频率为40KHz-80MHz,喷淋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密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上密排气孔均匀通入工艺气体,工艺气体在第一镀膜腔内被解离成等离子体,通入工艺气体为SiH4、H2、CO2或N2O,硅片进入等离子体区域传输过程中被镀上所需薄膜,所镀膜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镀膜速率、电极板即喷淋板的长度或托盘在镀膜区的传输速度来调整改变,或者喷淋板上密排气孔只通入O2,解离成氧离子后和硅片表面的硅原子反应,形成0.7-1.5nm厚度的SiO2薄层,托盘传输脱离第一镀膜腔后完全进入第二缓冲腔,便完成了二氧化硅膜层的镀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气孔均匀通入臭氧,臭氧进入第一镀膜腔内,臭氧把硅片表面氧化成氧化硅,第一镀膜腔上侧也可采用UV灯的方式解离氧气形成臭氧,臭氧的形成方式可以采用臭氧发生器或UV灯解离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9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