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8096.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蕾;张雁东;陈方园;王成;边鹏;王会能;王行连;贺磊;张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8000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熔喷料中 甲基 过氧化 丁基 己烷 分析 方法 | ||
1.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熔喷料样品加入溶剂中后进行加热,加热至聚丙烯熔喷料样品溶解后进行冷却,然后与内标物混合均匀,然后分离聚丙烯熔喷料样品的聚合物成分,得到上样溶液;
2)取一定量的上样溶液并采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
3)根据检测得到的内标物及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色谱峰,确定聚丙烯熔喷料样品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物选自C5~C7的烷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苯、苯或二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7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冷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与外部气流对流换热的方式,将通过在溶剂中加热溶解聚丙烯熔喷料样品所形成的溶液降温至40~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4~8g聚丙烯熔喷料样品于溶剂中加热溶解,聚丙烯熔喷料样品全部溶解后进行冷却,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以保持聚丙烯熔喷料样品的溶解状态,得到样品溶液,然后向样品溶液中加入1~3mL内标物溶液,并用溶剂定容至100~200mL,然后静置1~1.5小时;所述内标物溶液是将1~3g内标物用溶剂溶解并定容至100~200mL而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气相色谱的工作条件为:进样口温度为100~120℃,进样量为1~2μL,分流比为10~20:1;柱箱起始温度为60~70℃并保持5~7min,再以9~11℃/min升至139~141℃并保持2~4min,再以39~41℃/min升至179~181℃并保持2~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内标物及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对应色谱峰的峰面积,并根据上样溶液中内标物的含量以及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聚丙烯熔喷料样品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校正因子是通过对标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并根据检测得到的内标物、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对应色谱峰峰面积及其在标准溶液中的含量计算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聚丙烯熔喷料中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1~3g内标物用溶剂溶解并定容至100~200mL,得到溶液A;将1~3g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用溶剂溶解并定容至100~200mL,得到溶液B;
3.2)将1~3mL溶液A与1~3mL溶液B混合后用溶剂定容至100~200mL,得到标准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0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