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8162.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锦禄;张磊;郭昊;赵兵兵;陈朝;蒋永健;程伟达;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266 | 分类号: | F02C7/26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创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7 | 代理人: | 线飞祥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双路 结合 三维 旋转 滑动 等离子体 激励 | ||
1.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旋流器(10)、外层旋流器(20)、阴极燃油喷嘴(30)、内路阳极金属环(40)、外路阳极金属环(50)和阴极唇形环(60),
所述阴极燃油喷嘴(30)固定安装在内层旋流器(10)上,所述内路阳极金属环(40)和外路阳极金属环(50)均设置在内层旋流器(10)上,所述阴极唇形环(60)设置在外层旋流器(20)上;
所述内层旋流器(10)包括燃油喷嘴接口(11)、第一导流叶片(12)和内环壁(13),所述燃油喷嘴接口(11)设置在内环壁(13)的内侧,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2)的一端与燃油喷嘴接口(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2)的另一端与内环壁(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叶片(12)沿内环壁(13)内侧圆周均匀布设,所述阴极燃油喷嘴(30)设置在燃油喷嘴接口(11)内,所述内路阳极金属环(40)设置在内环壁(13)的内壁上,且在阴极燃油喷嘴(30)与内路阳极金属环(40)之间施加电压时,用于在阴极燃油喷嘴(30)与内路阳极金属环(40)之间的空间内产生等离子体电弧,所述外路阳极金属环(50)设置在内环壁(13)的外壁上;
所述外层旋流器(20)包括第二导流叶片(21)和外环壁(22),所述外环壁(22)设置在内环壁(13)的外侧,所述第二导流叶片(21)的一端与内环壁(1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叶片(21)的另一端与外环壁(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叶片(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流叶片(21)沿外环壁(22)内侧圆周均匀布设,所述阴极唇形环(60)固定设置在外环壁(22)的顶部且位于外路阳极金属环(50)的外侧,且在外路阳极金属环(50)与阴极唇形环(60)之间施加电压时,用于在外路阳极金属环(50)与阴极唇形环(60)之间的空间内产生等离子体电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13)包括内环壁本体(13-1)和用于固定内路阳极金属环(40)和外路阳极金属环(50)的绝缘环(13-2),所述绝缘环(13-2)包括绝缘环本体(13-21)、绝缘环安装凸台(13-22)、内侧环形凸台(13-23)、外侧环形凸台(13-24)、内路阳极环型卡槽(13-25)和外路阳极环型卡槽(13-26),所述绝缘环安装凸台(13-22)设置在绝缘环本体(13-21)的底部且用于将绝缘环(13-2)安装在内环壁本体(13-1)的顶端,所述绝缘环(13-2)顶部分别向内延伸形成内侧环形凸台(13-23)和向外延伸形成外侧环形凸台(13-24),所述内路阳极环型卡槽(13-25)开设在内侧环形凸台(13-23)的底部且所述内路阳极环型卡槽(13-25)的开口朝下,所述外路阳极环型卡槽(13-26)开设在外侧环形凸台(13-24)的底部且所述外路阳极环型卡槽(13-26)的开口朝下,所述内环壁本体(13-1)的上端开设有与绝缘环安装凸台(13-22)相配合的环形绝缘环安装槽。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唇形环(60)为收敛扩散状的中空回转体,其包括上段的扩散段(61)和下段的收敛段(62),所述扩散段(61)和收敛段(62)为一体结构,所述收敛段(62)的下部与外环壁(2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唇形环(60)的厚度为1mm~3mm,所述阴极唇形环(60)的高度为12mm~16mm;所述收敛段(62)下端开口的内径为28mm~32mm,所述收敛段(62)的高度为8mm~12mm,所述收敛段(62)的母线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为5~15°;所述扩散段(61)为开口逐渐变大的薄壁环形唇口,所述扩散段(61)的扩张角为β,所述β为80°~100°,所述扩散段(61)的下端开口内径为25mm~29mm;所述扩散段(61)的高度为2 mm ~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1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纤维增强拉挤材料疲劳测试的样条
- 下一篇: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