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8586.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全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pc 构件 强度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该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包括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水泥300‑620份;含泥量2%的砂子500‑830份;粒径5‑20mm的碎石150‑300份;烧失量为1.55%的矿粉70‑100份;烧失量为4.72%的粉煤灰70‑120份;活性剂40‑85份;减水剂50‑90份和水200‑450份,将准备好的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照质量份数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一级混合物。该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二级拌和机构介入混凝土搅拌过程,可与一级拌和机构同步运作,将固态或液态的减水剂有效推入翻覆过程中的混凝土内,从而充分提高减水剂与混凝土的结合效果,达到减水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构件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需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数量,而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导致PC构件强度降低,需销毁重新制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可在拌和水泥过程中均匀添入减水剂并充分混合,以去除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从而实现提高最终PC构件强度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水泥300-620份;含泥量2%的砂子500-830份;粒径5-20mm的碎石150-300份;烧失量为1.55%的矿粉70-100份;烧失量为4.72%的粉煤灰70-120份;活性剂40-85份;减水剂50-90份和水200-450份。
一种提高PC构件强度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准备好的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照质量份数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一级混合物。
S2,将烧失量达到标准的矿粉及粉煤灰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再次搅拌混合,充分混合后得到二级混合物。
S3,将二级混合物经由搅拌机出料口排入辅助剂混合装置内,将活性剂与减水剂倒入辅助剂混合装置内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最终混合物。
S4,将最终混合物从辅助剂混合装置内排出后静置养护,得到成品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辅助剂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搅拌杆、牵引活动机构和吸引机构,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入料斗,机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内后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杆的后端,转杆的前端插接在机体的内前壁,转杆上固定连接有数组沿其轴线等距分布的搅拌杆,搅拌杆四个为一组并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转杆上,每根搅拌杆内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牵引活动机构,数个吸引机构沿转杆轴线方向等距固定安装在机体内,且每个吸引机构位于每两组相邻搅拌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牵引活动机构包括左右两侧呈开放状的球形壳,弹性软筋、弹性膜、固定环片、磁柱、连接片、弹性球、一级拌和机构和二级拌和机构,所述球形壳的上下两侧均通过弹性软筋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搅拌杆内开设有用于容纳球形壳并贯穿自身左右两侧的开口,且弹性软筋远离球形壳的一端与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膜两个为一组并分别粘接在球形壳左右两侧的开口处并对其封闭,固定环片固定连接在球形壳的内腔中部,磁柱位于固定环片内,且磁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相背磁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背连接片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弹性膜并延伸至球形壳外部,位于球形壳右侧的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一级拌和机构,位于球形壳左侧的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二级拌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全,未经林锦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