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8795.9 | 申请日: | 2021-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秋;郭小强;温月华;张寅;王玲;戴丽;刘辉;武海强;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鹏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H02M7/5387;H0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电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源包括直流电源Vdc、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二极管d1、二极管d2、滤波器LC和负载电阻R;控制方法是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两个开关管导通,同时确保逆变过程、多电平输出和电压增益的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动车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低共模电磁干扰、多电平输出和高增益升压逆变的能力,具有谐波含量小,无需额外升压电路,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车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动车组电源采用降压逆变电源,如单相全桥逆变器等,应用到高铁上时,由于高铁充电机提供额定电压为110V,将其逆变至220V通常前级需安装boost变换器升压,导致两级结构复杂、效率降低。此外,传统动车组电源输入和输出电势差高频变化,共模干扰大,需要额外安装共模滤波器,否则影响用电设备正常使用,严重时危害列车运行安全。针对于上述问题,2017年秦岭副教授及其团队在卓越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基于单极倍频SPWM调制的单相Buck-Boost集成式升压逆变器研究”,2018年ParthasarathiSensarma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发表论文“NewSwitching Strategy for Single-Mode Operation of a Single-Stage Buck-BoostInverter”分别提出单级具有升降压能力的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案。然而,上述升压逆变器均为两电平输出,波形质量差,谐波含量大,所需滤波器体积大,所需成本增加。因此,研究新一代动车组电源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电源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单级升压逆变和多电平输出,其输入和输出电势差不呈高频变化,具有效率高、共模干扰小、滤波器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车组电源,包括:直流电源Vdc、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二极管d1、二极管d2、滤波器LC和负载电阻R;其中,
所述直流电源Vdc的正极分别接所述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直流电源Vdc的负极分别接所述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S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负极分别接所述电容C2的正极和开关管S5的一端,所述开关管S1的发射极接所述开关管S2的集电极;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所述电容C3的正极和开关管S3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接所述电容C4的负极和开关管S4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3的负极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所述开关管S3的发射极接所述开关管S4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鹏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鹏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8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搭载新能源系统的小型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车轮转向装置和自转向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