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单元及吸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9614.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彬;杨京;程建春;郜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苏虹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低频 通风 声学 吸声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单元及吸声器,包括环状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环状空腔,壳体的内壁开设有通孔,空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若干个吸声单元沿声波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连接形成吸声器。本发明能够实现低频噪声高效吸收的同时,保证通风性能,且不影响管道外部环境,结构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可以根据具体的吸收情景灵活地调整结构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内部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吸声器大多通过在结构里添加多孔纤维材料来吸收噪声,但在低频范围内吸声 效果较差,且会对通风产生很大影响,且纤维材料容易积累粉尘和细菌,会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带来吸声和通风效果的下降。随着声学超材料的快速发展,因其 低频的良好性能,许多具有亚波长尺寸的吸声器被提出来并被用于低频噪声控制。然而, 目前的一些吸声器无法同时实现高效宽频带吸声和高通风性能,且占用管道外空间较大。 另有一些通风吸声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且难以根据实际工作频率对结构参数进行较为精 确的设计。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在低频实现高效吸声,同时又不占用管道外部的空间 且可以使通风性能最优的易于设计的简单结构吸声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内部低频超 薄通风声学吸声单元和吸声器,能够实现低频噪声高效吸收的同时,保证通风性能,且不影响管道外部环境,结构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可以根据具体的吸收情景灵活地调 整结构参数。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单元,包括环状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环状空腔,壳体的内壁开设有通孔,空腔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即:环状壳 体内部设有环状的封闭空腔,后在壳体的内侧壁开设通孔,内部的空腔则可以通过通孔 与外界进行气流交换。
其中,吸声单元的壁厚可在1mm~2mm范围内自由变动;
其中,通孔开设于内壁的中心位置,即沿高度的中间位置。该孔作为吸声单元的短管部分,环形腔体通过短管与外部空气连通。
优选地,吸声单元的材料为声学刚性材料;可选的,吸声单元的材料为金属或有机塑料。
优选地,吸声单元的壁面声学阻抗至少为100倍的背景媒质声阻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薄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器,该吸声器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超薄 低频通风声学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有若干组,若干组吸声单元沿声传播方向紧密相连排列在噪声管道内壁,其组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
进一步地,若干个吸声单元沿声波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连接形成吸声器,吸声器安装 于通风管道内,吸声器的外壁与通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使吸声器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其中,每个吸声单元中环形腔体的厚度、沿声传播方向的长度,短管的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均可改变。通过调整具体尺寸参数,可以调整吸声单元特定吸声的频率。
优选地,气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占通风管道横截面面积的70%~81%。保证通风效率 的同时,且不影响管道本身的通风效果,表现出良好的通风性能,能用于管道通风降噪。
优选地,通风管道为圆形,吸声单元均为圆环形,内壁开设的通孔为圆孔,吸声单元的外径与通风管道的内径相等。吸声器含有的吸声单元数量为十个,十个吸声单元的 通孔方向相同。
其中,吸声单元的外径为R,内径为R1,壁厚为h,壁厚h的取值范围为1mm~2mm; 通孔的半径为r,r的范围2mm~6mm;通孔的长度为ln,范围1mm~2mm;环形空腔厚 度为w,w范围3mm~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湿法缠绕胶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戊二醛和癸甲溴铵的复合型兽用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