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0129.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邬国辉;江帆;金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8;F24F11/72;F24F12/00;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通风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通风系统,包括房间,房间内设置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一端均穿至房间外,房间内还安装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与进风管道连通,出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与出风管道连通,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远离热交换器的端部均与房间内部连通;出风管道内安装有第一风机,进风管道内安装有第二风机。在对房间内进行通风时,第一风机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而第二风机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到室内,进入房间的空气和从房间出去的空气在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传递,使进入房间的空气温度更加接近房间内原先的温度,降低通风过程中外界温度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居住的房屋,在进行通风时,开启室内窗户和/或房间门,使房间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形成对流,以达到通风效果。但这样容易导致外界的灰尘也一起进入到房间内。
公开号为CN1119642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能耗房屋节能通风系统,包括房屋,房屋的天花板上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背离房屋的天花板一侧上设置有分流箱,分流箱的四周侧面连通有多个出气管道;分流箱和出气管道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承载架上通过连接管道设置有与分流箱相连通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伸出房屋的屋顶,进气管道和连接管道内均设置有抽气件,房屋的底部四周上设置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吸气管道,吸气管道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吸气管道上连通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伸出房屋的侧壁,且排气管道内设置有排气件。通风过程中,无需开启门窗,并且借助过滤装置,将进入到房屋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降低室内的灰尘增加速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尽管通风过程中门窗不需要开启,但是仍会通过进气管道将外界的空气导入房间内,使得外界的空气温度影响室内的空气温度,长时间的通风最终会使得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在寒冷或炎热的日子里,会影响室内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通风所导致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包括房间,房间内设置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一端均穿至房间外,所述房间内还安装有热交换器,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处在房间内的端部均与热交换器的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与进风管道连通,所述出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与出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远离热交换器的端部均与房间内部连通;
所述出风管道内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进风管道内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房间内的空气吸入热交换器,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房间外的空气吸入热交换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房间内进行通风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启动,第一风机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而第二风机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到室内,进入房间的空气和从房间出去的空气在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传递,使进入房间的空气温度更加接近房间内原先的温度,降低通风过程中,外界温度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出风管道具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在热交换器上,所述第二端口与房间内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房间外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形成流道,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形成另一个流道,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三端口内,所述出风管道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流通通断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组件控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道导通时,从房间出去的空气正常与进入房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控制组件控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道导通时,从房间出去的空气则不会再与进入房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房间内的温度更加贴合外界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韶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0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