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1212.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冬梅;张杨兵;邢春森;华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44 | 分类号: | D06P1/44;D06P1/46;D06P1/52;D06P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毛 西装 面料 染色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面料染色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染色时在染液中添加有助染剂,所述助染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蛋白酶8‑15份、可溶性甲壳素2‑5份、乙醇0.3‑1.5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水5‑12份。本申请在提高羊毛面料上染率的同时,提高羊毛面料的手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面料染色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西装面料一般为羊毛、棉、纤维、化纤或其他混纺面料,其中羊毛面料的羊毛纤维由于是蛋白质分子聚结而成,外表有一层严密角质鳞片结构,能够防止污垢深入纤维中,且羊毛面料质地柔软,因此羊毛面料是较常见的西装面料,一般正式的西装都以羊毛作为主要面料。
羊毛面料虽然能够防止污垢深入纤维,但是也因为其外表的严密角质鳞片结构造成羊毛纤维疏水,会阻碍羊毛面料对染料的扩散及吸附,导致羊毛面料的上染率较低且染色效果较差。企业为了提高羊毛面料的上染率及染色效果,一般在98℃的温度下对羊毛面料进行染色,但是高温染色不但耗能较高,且会破坏羊毛面料的手感。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亟需在提高羊毛面料上染率的同时,提高羊毛面料的手感。
发明内容
为了在提高羊毛面料上染率的同时,提高羊毛面料的手感,本申请提供一种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
申请提供的一种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染色时在染液中添加有助染剂,所述助染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蛋白酶8-15份、可溶性甲壳素2-5份、乙醇0.3-1.5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水5-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染色时添加助染剂,其中蛋白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聚丙烯酰胺具有较高的絮凝性,可溶性壳聚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蛋白酶、聚丙烯酰胺、可溶性壳聚糖相互作用,晶面间相互交联,提高了染液与羊毛纤维的相容性,不但提高了羊毛面料的上染率,且提高了羊毛面料的手感。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助染剂的其他原料的相容性较高,从而提高了羊毛西装面料的上染率及手感。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0-1400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控制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进一步提高了羊毛纤维与染料的相容性,使羊毛面料的上染率和手感提高。
优选的,所述蛋白酶选自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与聚丙烯酰胺、可溶性甲壳素的相容性较高,增强了蛋白酶与聚丙烯酰胺、可溶性甲壳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羊毛布料的上染率及手感。
优选的,所述蛋白酶为酸性蛋白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性蛋白酶与聚丙烯酰胺、可溶性甲壳素的相容性较高,进一步提高了羊毛布料的上染率及手感。
优选的,羊毛西装面料的染色工艺,具体步骤为:
S1、坯布预处理;
S2、于40-45℃下将预处理后的坯布浸泡于染液中,接着在保温条件下搅拌10-30min,后在搅拌条件下将助染剂投入染液中,升温至50-60℃后继续搅拌10-20min完成染色;
S3、经固色、洗涤、干燥得成品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染色时添加助染剂,不但提高了羊毛面料的上染率,且提高了羊毛面料的手感,且染色工艺简单,染色温度较低。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染色的浴比为1:(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