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1339.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柯钦;郭雪健;张文宾;李峻;段净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军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36;B32B27/02;B32B7/12;B32B37/12;B32B38/08;B32B38/16;A41D13/00;A41D31/02;A41D31/04;A41D3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王年年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金属 喷溅 防护服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包括内层、外层和阻燃层,所述内层为纤维聚合阻燃纱线、外层为由聚乙烯醇水刺无纺布经过后整理浸轧而成,所述阻燃层涂在外层表面,所述内层和外层通过热熔胶粘合。本发明轻便、安全、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能以及热稳定性,使得穿着人员的劳作安全性也得以提高,面料强度高、耐撕破、耐拉伸、耐摩擦,不但具备永久阻燃性,还能有效防止熔融金属液滴的喷溅,耐高温、能够保持服装的完整性和穿着舒适性等性能,能为在散发火花、熔融金属附近操作的员工,和在有易燃物质、有发火危险的场所工作人员提供有效保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消防、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特殊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热防护服,以保护身体免遭高温侵袭或防范溅出的高温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阻燃防护服的新理念也随之被提出:绿色环保、无污染、舒适性好、耐用且价廉。
目前大部分的热防护服采用具有阻燃作用的面料,通过阻断热能,使之不能到达人体皮肤表面来实现防护功能。然而一些特殊作业场合如冶金行业,在操作过程中常有熔融的金属飞溅,普通的阻燃防护服对此起不到有效的防护,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现有的高温作业场所使用的防护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铝膜复合面料制成,一类是阻燃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的阻燃隔热防护服。铝膜复合防护服的热辐射性能好,但是铝本身并不耐高温,对熔融金属不能起到防护作用,这种防护服也存在透气性差的缺点,因此防护功能性和舒适性都不能满足要求。混纺面料制成的防护服只能作为普通的阻燃防护使用,不能适应一些特殊的高温作业场所。为了提高防护效果,将阻燃布加厚,这样制作的防护服特别厚重,操作不便,而且对于熔融金属喷溅仍然无效。另外一些采用矿物纤维如玻璃纤维、石棉等作为阻燃材料,由于对人体有害,现已被禁止使用。还有一类高温防护服采用气流或内置降温材料给衣服内部冷却,这类防护服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外部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威胁。
此外,目前在我国工业领域所使用的阻燃防护服,大部分为经阻燃处理的棉织物,这些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棉织物经阻燃处理后,机械性能如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通常会大大降低,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包括内层、外层和阻燃层,所述内层为纤维聚合阻燃纱线、外层为由聚乙烯醇水刺无纺布经过后整理浸轧而成,所述阻燃层涂在外层表面,所述内层和外层通过热熔胶粘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聚合阻燃纱线由羊毛纤维、尼龙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组成,所述羊毛纤维、尼龙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比例(重量)分别为:40-60%,10-15%,10-20%,20-3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聚合阻燃纱线的单纱细度为18-26s,捻度为680-780捻/m;股纱的细度为14-20s/2,捻度为450-550捻/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由以下重量组分的材料制成:添加剂15-30%、溶剂50-80%和粘结剂1-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为阻燃防护面料,所述阻燃防护面料由以下重量组分的材料制成:聚酯纤维50-60%、棉20-40%、氟硅橡胶纤维10-20%、维纶纤维20-30%。
一种熔融金属滴喷溅防护服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军,未经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脐带血复温防漏盒
- 下一篇:一种双电机智能线控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