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1439.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门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膜 一次 成型 贴合 工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及装置,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1)将贴合部件和热熔部件融合到一台设备上;融合贴合,脱泡和热熔贴合三个工序为一个贴合工序,来实现贴合热熔同步完成的作业方式;2)所述的设备设计成双轮结构,贴合部分的压合辊轮将热熔膜准确贴附在产品表面,并排净贴合面之间气体使贴合面无气泡残留,热熔辊轮跟随着压力将热熔膜加热封边。装置采用双轮结构,脱泡和热压一步完成三个工序,解决了传统工艺及传统设备因产品结构因素,而必须采用先贴合再脱泡最后再热熔压和的工艺,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产品因停留时间长而产生的不一致行,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缩短了制程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一次成型贴合技术及设备,代替传统先将热熔膜贴附在显示模组上,然后进行脱泡再进行热熔封边。真正实现了贴合,脱泡,热熔封边一次操作完成,避免了因工序多造成的产品暴露空气时间长对产品材料性能影响,减少了贴合异物造成的不良,降低了产品表面划伤,剐蹭等不良率,提高了产品生产过程的直通率以及生产效率,弥补了热熔膜显示模组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还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热熔膜显示模组因结构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情况下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产能和良率,因此在一些较为集中的需求供应中此类产品只好放宽降低要求来填补。
(2)同时,传统热熔膜显示模组对于热熔膜制程由贴合,脱泡和热熔三步工序完成,因加工工艺限制生产环节容易产生贴合不净,原材料组成成分流失,都产品性能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损伤,使其一定程度上使用寿命的降低。
(3)又由于市场上常规的贴膜设备都无法实现贴合,脱泡和热熔贴合一次完成,加上此类产品不可或缺,因此对于制作此类产品不仅耗费工时,同时由于需要多个设备配合对与产品本身成本也是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及装置,脱泡和热压一步完成三个工序,解决了传统工艺及传统设备因产品结构因素,而必须采用先贴合再脱泡最后再热熔压和的工艺,而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产品因停留时间长而产生的不一致行,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全新设计设备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良率,减少了产品材料暴露时间,对其工艺缩短了制程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包括如下:
1)将贴合部件和热熔部件融合到一台设备上;融合贴合,脱泡和热熔贴合三个工序为一个贴合工序,来实现贴合热熔同步完成的作业方式;
2)所述的设备设计成双轮结构,贴合部分的压合辊轮将热熔膜准确贴附在产品表面,并排净贴合面之间气体使贴合面无气泡残留,热熔辊轮跟随着压力将热熔膜加热封边。
用于实现所述的一种热熔膜一次成型贴合工艺方法的装置,包括翻转贴合部件、加热压合部件和吸附操作平台。
所述的吸附操作平台为水平台结构,翻转贴合部件和加热压合部件布置于吸附操作平台上方,翻转贴合部件包括翻转贴合辊轮及翻转贴合辊轮下压支架;加热压合部件包括加热辊轮及加热辊轮下压支架;当被贴附产品与热熔膜由下至上放置于吸附操作平台时,翻转贴合辊轮与加热辊轮前后依次下压,由前至后将被贴附产品与热熔膜压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贴合辊轮下压支架包括支架、旋转轴、翻板和连接杆;旋转轴通过支架固定在吸附操作平台上方,支架能够沿吸附操作平台滑道前后移动,翻板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翻转贴合辊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辊轮下压支架包括竖架,竖架固定在吸附操作平台上方,可沿吸附操作平台滑道前后移动,加热辊轮安装在竖架上端,能够通过电机或气缸带动沿竖架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