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807.9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静;孙传志;张木存;张海奇;宗秋月;刘洪明;刘晓星;于琳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08;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孙佩佩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手套 生产工艺 尾气 有机溶剂 吸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尾气预处理:采用旋液分离器将尾气中的油烟与其他尾气分离开来;
步骤2,有机溶剂吸收:采用二段溶剂吸收塔吸收步骤1中分离的尾气中的气相降粘剂进入生产继续使用;
所述有机溶剂采用液相降粘剂;
所述旋液分离器包括壳体(2),还包括壳体(2)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防涡流挡板(1)、旋风管(3)、一级折流板除雾器(4)、二级折流板除雾器(5)、丝网除沫器(7),所述壳体(2)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油性出口(11)和尾气出口(9),所述旋风管(3)一侧设置有尾气入口(10)。
2.一种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旋液分离器和二段溶剂吸收塔,所述旋液分离器包括壳体(2),还包括壳体(2)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防涡流挡板(1)、旋风管(3)、一级折流板除雾器(4)、二级折流板除雾器(5)、丝网除沫器(7),所述壳体(2)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油性出口(11)和尾气出口(9),所述旋风管(3)一侧设置有尾气入口(10);所述尾气出口(9)连通所述二段溶剂吸收塔,所述尾气入口(10)连通所述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溶剂吸收塔包括上段塔体(14)和下段塔体(15),所述上段塔体(14)和下段塔体(15)内分别设置有上段填料(16)和下段填料(17),所述上段填料(16)和下段填料(17)上方分别设置有上段喷淋部件(18)和下段喷淋部件(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热侧进口连通车间尾气管路(20)、出口连通所述尾气入口(10),所述冷凝器冷侧连通溴化锂冷热机组(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折流板除雾器(5)和丝网除沫器(7)之间设置有一级冲洗口(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沫器(7)上方设置有二级冲洗口(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沫器(7)的厚度为5-15c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折流板除雾器(4)和二级折流板除雾器(5)均包括框架(12)和排列在框架(12)上的折流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VC手套生产工艺尾气的有机溶剂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3)呈多折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8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植毛后均匀化注胶定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