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混腐蚀改善平坦度与粗糙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019.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卢运增;贺贤汉;胡久林;洪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06 | 分类号: | H01L2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建敏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腐蚀 改善 平坦 粗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混腐蚀改善平坦度与粗糙度的方法,对研磨后厚度为770μm的硅片进行腐蚀,包括:A、碱腐蚀:采用质量分数为45%~55%的强碱溶液在75~85℃条件下腐蚀掉3~6μm;B、酸腐蚀:采用硝酸、醋酸、氢氟酸的混酸溶液,在25~35℃条件下对步骤A处理后的硅片继续进行腐蚀,腐蚀厚度为24~27μm,其中,硝酸溶液的浓度为33~35%,醋酸溶液的浓度为21~23%,氢氟酸溶液的浓度为9~11%,硝酸溶液、醋酸溶液、氢氟酸溶液、水的体积比为2~3:1~2:0.5~1.5:2~3。本发明在本质提升了抛光SFQR的水平,并且在改善SFQR的同时兼顾背面粗糙度的改善,可以同时满足背面粗糙度190nm与平坦度0.12μm的要求,极具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片腐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混腐蚀改善平坦度与粗糙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芯片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于衬底抛光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平坦度SFQR与背面粗糙度就是其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指标:衬底抛光片粗糙度过高会影响IC厂WER异常、电性击穿等等,特别是对表面效应型的MOS大规模集成电路影响更大,目前业界常规背面粗糙度Sa普遍在250nm以上,微观结构参见图1。当前部分现金IC厂已经要求将粗糙度控制在190nm以下,而业界对于改善背面粗糙度还未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主要通过常规的清洗技术进行优化,较难有本质的提升。而无论是IC厂还是外延厂对于平坦度SFQR,则要求更是越来越严格,SFQR是衬底抛光片的的核心参数之一,目前相当部分IC厂已经要求SFQR控制在0.12um以下;考虑我国半导体加工设备、原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相对落后,根据图2,常规SFQR测试失效区域较多,因此SFQR是制约衬底硅片厂商寻求技术突破的关键一环。
目前业界常规腐蚀工艺为纯酸蚀工艺,酸腐蚀去除量在30um左右,纯酸蚀工艺的产品在抛光后SFQR均值一般在0.12um以上。对于SFQR的改善主要集中在抛光工程,比如陶瓷盘平整度限定、抛光布优化,以及对抛光定盘的压力、转速、抛光液温度、流量等工艺方面优化,但是效果甚微。
专利号为CN1095456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平坦度的硅腐蚀片加工工艺,先选用平板状氧化铝为研磨砂,对硅片双面研磨后进行超声清洗,清洗后采用混腐蚀方式进行腐蚀。进行腐蚀操作时,先由硝酸、氢氟酸和冰乙酸配制的酸性腐蚀液进行腐蚀,腐蚀量25.0±2.0μm,然后再采用碱性腐蚀液进行腐蚀,腐蚀量为5.0±1.0μm。
该专利先酸腐蚀后碱腐蚀的方式,存在如下弊端:(1)容易引发污迹的发生,常规情况下,碱腐蚀后容易产生药液残留及污迹不良,而酸腐蚀可以将其腐蚀掉。若先进行酸腐蚀再碱腐蚀很容易引发污迹不良以及药液残留的发生;(2)对硅片表面的粗糙度不利,碱腐蚀不利于腐蚀后表面粗糙度,后进行碱腐蚀,容易造成硅片表面粗糙度恶化;(3)金属杂质去除效果不佳,酸腐蚀的去除金属效果要好于碱腐蚀,若是先酸后碱,则金属的去除效果能力也会变差,易导致硅片上金属杂质残留。
另外,该专利只是简单的通过先酸腐蚀后碱腐蚀发现了对于腐蚀坑有改善,只停留在腐蚀工艺某一个不良项目的的改善层面,对于平坦度等方面的信息没有任何的提及及任何的数据展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发现了粗糙度与平坦度的对立矛盾关系,并通过调整混腐蚀工艺不同比例,探究了平坦度SFQR和背面粗糙度与混腐蚀去除量的相关性,有效的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可以同时满足背面粗糙度(190nm)与平坦度(0.12um)要求,极具实用性,为半导体业界衬底抛光片平坦度SFQR以及粗糙度改善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本发明的改进思路如下:在优化抛光工艺的同时,通过调整降低酸腐蚀去除量,增加碱腐蚀去除量,从而在本质提升抛光SFQR的水平,从另一个方向对SFQR进行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融合连接的牙种植体组件
- 下一篇:电动二轮车防触电充电插座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