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983.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城;周俊;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王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再生 产品 溯源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固废溯源平台和至少一个读写终端;电子标签设置于再生产品内;读写终端与电子标签建立无线连接,并向电子标签写入初始溯源信息,在施工完成后读取电子标签内携带的初始溯源信息,并上传至固废溯源平台;固废溯源平台接收初始溯源信息并存储。本发明通过在再生产品本体内设置用于携带溯源信息的电子标签,配合读写终端实现对再生建筑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信息跟踪,便于政府部门随时调取查询,从而对再生建筑产品进行监管、溯源,以便清晰了解再生建筑产品的原料、生产以及应用等,使得再生建筑产品的信息及时、透明,有利于提高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新建建筑的建成和旧建筑的拆除和修缮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废弃物,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总量约为15.5亿~24亿吨,占据城市垃圾约30%~40%的比例。与建筑废弃物逐年增长的数量相比,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偏低,大多数建筑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缺少监管,目前大部分建筑固体废弃物被非法填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空气质量,且易造成土壤、水资源的污染和安全隐患,建筑垃圾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全国各省市将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上日程,且大力推广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普及与应用。由于建筑固体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监管涉及多部门多单位,获得信息不及时、不透明,增大了政府部门的监管难度;由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缺少生产、应用后监管与评估,也阻碍了建筑固废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对实现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增大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固废溯源平台和至少一个读写终端;
所述电子标签设置于再生产品内,且所述电子标签用于携带再生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初始溯源信息;
所述读写终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标签建立无线连接,并在再生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向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初始溯源信息;还用于在施工完成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内携带的初始溯源信息,并上传至所述固废溯源平台;
所述固废溯源平台用于接收所述读写终端上传的所述初始溯源信息并存储,以便随时查询调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通过在所述再生产品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再生产品本体的溯源信息的电子标签,这样配合所述读写终端可以实现对再生建筑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信息跟踪,便于政府部门随时调取查询,从而对再生建筑产品进行监管、溯源,以便清晰了解再生建筑产品的原料、生产以及应用等,使得再生建筑产品的信息及时、透明,有利于提高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的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还包括标识平台,所述标识平台用于为所述电子标签分配唯一溯源码,并将所述溯源码发送至所述固废溯源平台;
所述读写终端还用于在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初始溯源信息时同步读取所述溯源码,并将所述溯源码与所述初始溯源信息一并发送至所述固废溯源平台;
所述固废溯源平台还用于将所述溯源码与所述溯源信息一一对应绑定并存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标识平台可以为每个所述电子标签分配唯一的溯源码,这样方便与对应的再生产品的溯源信息一一对应绑定,方便存储和管理,也便于后续在溯源时,可以根据对应的溯源码查询对应的溯源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缩比特厚细晶粒结构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髓内钉尾钉把持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