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址缓存的创建方法、路由选址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964.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丁宇;泮圣伟;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74 | 分类号: | H04L45/74;H04L45/50;H04L67/133;G06F9/54;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张文华 |
地址: | 新加坡珊顿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址 缓存 创建 方法 路由 选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址缓存的创建方法、路由选址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注册中心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发生变更;当注册中心中的配置参数发生变更时,创建地址缓存,并依据配置参数中的全量地址和路由规则生成至少两个路由的位图列表;将位图列表存放至地址缓存。本发明解决了微服务领域服务框架在超大规模集群环境下,传统RPC在每次服务调用时都进行地址路由选址逻辑导致服务调用性能低下以及资源消耗过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址缓存的创建方法、路由选址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服务架构中,通常包含服务消费者、服务提供者、注册中心三元素,当大规模生产环境下,服务消费者从注册中心获取到的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过大时,在每次服务调用时都进行大量地址路由选址逻辑,导致服务调用性能低下,资源消耗过多。
针对上述微服务领域服务框架在超大规模集群环境下,传统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在每次服务调用时都进行地址路由选址逻辑导致服务调用性能低下以及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缓存的创建方法、路由选址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微服务领域服务框架在超大规模集群环境下,传统RPC在每次服务调用时都进行地址路由选址逻辑导致服务调用性能低下以及资源消耗过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缓存的创建方法,包括:检测注册中心中的配置参数是否发生变更;当注册中心中的配置参数发生变更时,创建地址缓存,并依据配置参数中的全量地址和路由规则生成至少两个路由的位图列表;将位图列表存放至地址缓存。
可选的,创建地址缓存包括:在配置参数中全量地址和/或路由规则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刷新或重建地址缓存。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向对应的至少两个路由并发异步计算指令,其中,异步计算指令,用于指示至少两个路由进行异步地址计算;获取至少两个路由在异步地址计算后得到的地址计算结果。
进一步地,可选的,依据配置参数中的全量地址和路由规则生成至少两个路由的位图列表包括:获取至少两个路由依据配置参数中的全量地址和路由规则进行异步地址结算得到的地址计算结果;依据地址计算结果获取至少两个路由的标签,其中,每个标签包含有相同路由规则和/或流量特性的多条路由地址;依据两个路由的标签生成对应的位图列表,其中,位图列表包含有各路由名,各路由的标签,以及每个标签中路由地址在全量地址中的位置。
可选的,获取至少两个路由依据配置参数中的全量地址和路由规则进行异步地址结算得到的地址计算结果包括:依据路由规则和/或流量特性对全量地址中的地址进行归类,得到至少两类地址;依据路由规则和/或流量特性将至少两类地址分配至对应的标签;依据至少两类地址和至少两类地址对应的标签生成路由缓存;依据路由缓存、至少两类地址和至少两类地址对应的标签得到地址计算结果。
可选的,地址缓存包括:全量地址和路由缓存,其中,位图列表存放于路由缓存;位图列表中每个标签中的路由地址映射于全量地址;路由缓存包括第一键值和第一值,其中,第一键值用于指示每个路由的标签;第一值用于指示每个路由的标签对应服务端的地址列表的位图。
进一步地,可选的,地址缓存还包括第二键值和第二值,其中,第二键值用于指示每个路由的路由名;第二值用于指示每个路由的路由缓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路由选址方法,包括:接收各路由发送的选址请求;依据选址请求获取各路由的标签;依据标签从地址缓存中提取对应的位图列表;依据位图列表得到对应的路由地址。
可选的,依据选址请求获取各路由的标签包括:解析选址请求,得到对应流量特性和每个路由的路由规则;依据流量特性和每个路由的路由规则在地址缓存中匹配各路由对应的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