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4936.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霖;胡醇;白文波;赵杰;张峰;何中原;王浩;李敏;杨燕;沈建锋;徐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复合 误差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平台,在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检测通槽,在所述检测通槽上设有至少两组检测组件,每组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测通槽一侧面的电源端子以及设置于所述检测通槽相对另一侧面的检测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和检测端子均能够伸缩;
承载板,与所述检测通槽滑动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互感器承载单元,每个所述互感器承载单元用于对一个待检测电流互感器进行承载;
一次绕组电源分配器,分别与每组所述检测组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用于为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侧提供电流;
二次绕组检测仪,分别通过可调负载与每组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端子电连接,用于检测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侧的电流;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一次绕组电源分配器和二次绕组检测仪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一次绕组电源分配器和二次绕组检测仪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板上,相邻两个互感器承载单元之间通过电磁屏蔽装置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检测通槽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
或,所述承载板的底部的滑动端与所述检测通槽平面上的导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还包括退磁装置,所述退磁装置分别与每组所述检测组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所述退磁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退磁装置工作;
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测通槽平面上能够升降的剩磁检测体,所述剩磁检测体用于检测电流互感器内的剩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承载单元为“回”字形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中间设有用于剩磁检测体升降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感器承载单元上均设有互感器识别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电流互感器上的身份码进行识别,且所述互感器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感器承载单元上均设有剩磁检测体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剩磁检测体上的位置码进行识别,所述剩磁检测体识别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8.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检测电流互感器放置到承载板上的互感器承载单元上;
承载板运动到检测通槽上的对应工位;
控制装置控制检测组件的电源端子和检测端子伸出,分别与待检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端子和二次绕组端子电连接;
控制装置控制一次绕组电源分配器分配对应电流,二次绕组检测仪采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端子的电流,控制装置对采集到的二次绕组端子的电流进行次分析判断,得到电流互感器的初步判断;
控制装置控制一次绕组电源分配器关闭,检测组件的电源端子和检测端子回缩;
重复检测多次电流互感器,控制装置进行综合判断。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检测操作前还包括退磁步骤,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控制装置控制检测组件的电源端子和检测端子伸出,分别与待退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端子和二次绕组端子电连接;
增大可调负载的负载量;
控制装置控制退磁装置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处理,每次退磁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控制剩磁检测体伸出,对电流互感器内的剩磁进行检测,直至其为零,且每次剩磁检测体的检测结果均发送给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检测操作前还包括:身份绑定步骤,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互感器识别装置对待检测电流互感器上的身份码进行识别,发送给控制装置;
剩磁检测体识别装置对剩磁检测体上的位置码进行识别,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将身份码与对应的位置码进行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9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矢量通风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集尘机构、车载空气净化器和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