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型钢砼柱上、下柱段连接的填浇混凝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5133.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华;连军;曹吴臻;武奕文;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E04B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型钢 砼柱上 下柱段 连接 混凝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型钢砼柱上、下柱段连接的填浇混凝土方法,其特点是采用长丝套筒和耳板将上、下预制型钢砼柱中的钢筋和型钢骨架连接成一体,采用豆石型灌浆料将上、下柱的连接区浇灌实为装配式整体结构柱,所述长丝套筒设置在上、下预制型钢砼柱两端的钢筋上,且与钢筋为丝扣连接;所述上、下预制型钢砼柱的上部设有与型钢骨架为焊接的楼层钢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将节点连接移至柱中部,避开构造复杂的梁柱节点处,保证施工质量与受力安全,预制型钢砼柱实现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可控,较好解决了现有型钢‑砼柱结构现场施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工厂预制型钢砼柱上、下柱段连接的填浇混凝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居世界前列,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建筑体型也愈加复杂,且多向大跨及重载方向发展,从而使结构柱承受的荷载越越大。为了减小传统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截面面积,扩大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型钢-砼柱结构逐渐成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常选用的一种承重及抗侧力结构件。型钢-砼柱结构由于在传统混凝土柱构件中配置了型钢,因此具有承载力高、轴向和抗侧刚度大、变形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构件中型钢包裹在混凝土中,解决了传统钢结构建筑中存在的防火、防腐以及局部稳定性等问题。但型钢-砼柱构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现浇型钢-砼柱结构,采用中梁、柱型钢先进行整体拼装的施工方法,然后进行钢筋的绑筋与模板的支设,最后浇筑混凝土。由于型钢-砼柱构件中同时存在型钢与钢筋,普通含有粗骨料的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质量难以保证;此外,梁柱节点处构造复杂,钢筋密布且施工繁复,使现浇型钢-砼柱结构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加,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型钢-砼柱结构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经有效抗震设计的预制混凝土(PC)结构主要具有:1)构件质量好,PC 结构构件主要在预制工厂制作,相比于施工现场制作其生产条件更好,质量更可控;2)生产效率高,PC 结构件在预制工厂中大多使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其生产效率高于施工现场制作的构件,PC 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的安装也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仅需少量(湿式连接)的混凝土作业,减小了现浇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且施工受天气及季节的影响较小,施工较为便捷;3)有利于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随着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不断涌现,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以增强结构性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但现场施工使用的难度大,而 PC 构件预制工厂制作的特点为上述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实际推广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型钢-砼柱结构受力性能优越,但现场施工工序繁杂,PC 结构构件质量好且现场施工效率高,因此将技术成熟的 PC 构件用于受力性能优越的型钢-砼柱结构中,不但可以解决传统型钢-砼柱结构现场施工困难的问题,更能结合PC 结构的特点形成受力与施工性能更好的新型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预制型钢砼柱上、下柱段连接的填浇混凝土方法,采用PC 结构技术进行预制型钢-砼柱的节点设计,将预制型钢砼柱与钢梁作为一个预制单元,并将上下柱的连接节点移至柱中部,使用长丝套筒和钢结构耳板连接工艺,将上、下段预制型钢砼柱中的钢筋和型钢连接,然后采用豆石型灌浆料将上、下柱段间的连接空间浇灌实,成为装配式整体结构柱,较好解决了传统型钢-砼柱结构现场施工困难的问题,结构简单,受力安全,施工方便,型钢砼柱完全实现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可控,更能结合PC 结构的特点形成受力与施工性能更好的新型结构体系,尤其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载电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