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586.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颜廷虎;颜秉东;高煜婷;赵丹;程雪龙;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达市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N31/02;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唐凤丽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润滑油 金属 微粒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其中,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盒以及清理机构;所述收集盒内部安装有用于吸附金属微粒的吸附器;所述收集盒的两侧具有用于使润滑油通过的过油孔;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除所述收集盒内部的金属微粒。以解决以往的润滑油过滤方式需要润滑油在高速流动状态进行过滤,而油田抽油机及矿山行业中应用的减速器内润滑油属于飞溅式和滴落式润滑,无法使用已有的方式进行过滤,其润滑油内部混合的金属微粒在摩擦过程中带有静电荷,不易沉淀,会加剧减速器内部部件的磨损;且金属微粒会堆积和粘附在回油道弯折及粗糙部位,造成减速器回油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过滤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润滑油的过滤方式为强制润滑方式过滤技术,该技术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加压传输,使润滑油在高温、高速运转环境中过滤的方式,主要过滤有机物微细物质、无机氧化物微细物质等。所有的过滤方式都需要用一个泵来保持润滑油一定的压力,保证润滑油通过滤布的通过程度,尤其是汽车发动机高温、高速运行环境中,润滑油的过滤主要以滤除有机物微细物质和无机氧化物微细物质、烟尘为主,滤除金属微粒为辅。
在油田抽油机、矿山等行业的减速器的内润滑属于飞溅式和滴落式润滑,依靠齿轮的挂、带将润滑油送到齿轮需要润滑的部位,靠油的自重滴落流淌下来给轴承齿轮润滑。由于润滑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以几乎所有的减速器都是采用“飞溅式和滴落式”这两种润滑方式。抽油机减速器内润滑油的滤除方式方法就只靠在停机时的自沉淀,故不能应用上述方式的过滤装置或过滤系统。
由于减速器的润滑部位结构简单,润滑系统也简单,减速器内外都没有润滑油的过滤系统或装置,部分金属微粒会存在与摩擦副之间加剧摩擦副之间的磨损,由于润滑油没有过滤系统,润滑油内混杂有大量的杂质存在也加剧摩擦副之间的磨损。更严重的是由于飞溅式和滴落式润滑方式,润滑油对回油道的清洗冲刷程度很小,尤其是那些摩擦下来的金属微粒在摩擦过程中还带有静电荷,这些金属微粒不易回落到减速器底部进行沉淀,这些摩擦下来的金属微粒会在回油道的粗糙部位、回油道弯折部位、轴承安装后的缝隙处吸着、粘附、堆积,减速器在运转使用三个月后就有堵塞回油道的现象。在几乎所有减速器密封处泄露点,都可以用肉眼见到润滑油夹杂着金属微粒,粘着在外壁上。可见,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在运行过程中不经过过滤,不但会造成摩擦副之间的磨损加剧,也会造成密封的损坏和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以解决以往的润滑油过滤方式需要润滑油在高速流动状态进行过滤,而油田抽油机及矿山行业中应用的减速器内润滑油属于飞溅式和滴落式润滑,无法使用已有的方式进行过滤,其润滑油内部混合的金属微粒在摩擦过程中带有静电荷,不易沉淀,会加剧减速器内部部件的磨损;且金属微粒会堆积和粘附在回油道弯折及粗糙部位,造成减速器回油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器内润滑油金属微粒过滤装置,包括:包括:收集盒以及清理机构;
所述收集盒内部安装有用于吸附金属微粒的吸附器;
所述收集盒的两侧具有用于使润滑油通过的过油孔;
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除所述收集盒内部的金属微粒。
优选地,所述吸附器为:第一永磁铁;
所述收集盒内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用于吸附所金属微粒。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永磁铁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每个所述第一永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隔离布;
所述隔离布覆盖在所述吸附器上,所述隔离布用于隔离所述金属微粒与所述吸附器。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磁吸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达市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达市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