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06143.5 申请日: 2021-03-23
公开(公告)号: CN112931015A 公开(公告)日: 2021-06-11
发明(设计)人: 杨建荣;吴翠芬;字利权 申请(专利权)人: 云龙县漕涧林场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代理人: 朱跃平
地址: 672711 云南省大***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极小 种群 植物 茶果樟 种子 实生苗 育苗 技术
【说明书】:

一种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步骤为:在茶果樟自然种群分布地收集自然掉落的成熟果实,人工挤压去除假种皮后获得种子;用腐殖土与沙土的混合土作基质,并用多菌灵拦土消毒,所得基质于温室内制作苗床,浇透水备用;播种前干种需清水浸种、鲜种不用,播种时在苗床上开沟,种脐朝下,一沟一行,播完一行再翻回沟外土壤覆盖,依次进行点播,待整床播种结束,整平、覆盖松针或落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及土壤湿度,常规管理至种子萌芽,同时撤除苗床覆盖物,待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移植于营养袋内养护8周后室外炼苗26周即可供第二次野外移植。本发明较之传统的人工育苗方法出苗率出4倍以上,为有效拯救该物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小种群植物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

背景技术

茶果樟(Cinnamomum chago)是樟科(Lauraceae)樟属常绿乔木,该植物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云南大学孙必兴教授等人于1992年,根据大理州漾濞县的标本而发表的新种。茶果樟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树姿优美;种子可食,营养丰富,极具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现有研究发现,茶果樟仅局限分布于云南省云龙县、漾濞县一带的澜沧江上游各支流及红河上游支流山地,海拔2400~2700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属狭域分布的云南特有树种,且种群数量稀少,民间有“三年一小结,六年一大结”之说,故茶果樟被收录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

樟科树种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建群树种,在植物群落组成、物种共存以及生物多样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茶果樟,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枝叶繁茂,树姿优美,四季常青,在园林景观构建和园艺品种配置上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高山及亚高山茶果樟种子自然更新和幼苗建成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故该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一直是限制其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难题。

迄今,茶果樟除了作为新种发表之外,还未收录于《中国植物志》,未被列入任何野生保护植物名录,对它的研究仅限于形态与光合生理特征研究、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营养评价,人工繁育技术领域还是空白。茶果樟是目前发现的樟属植物中果实最大的一种,果仁含粗脂肪、蛋白质、粗纤维、总糖、总皂甙、单宁、水分、维生素C等9种营养物质,可作为坚果食用,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茶果”。“茶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清热明目之效,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目前干果售价为80~100元/kg,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在对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大对茶果樟的科学研究,借助科学合理的育苗方法,构建茶果樟人工居群,扩大其种群数量,迫在眉捷。

在自然条件下,茶果樟成熟植株大小年现象极为明显,结实间隔期较长,结实率低,几乎每6年才能采到一次种子。加之动物采食,自然种群更新困难。因此,通过茶果樟实生苗人工繁育幼苗扩大种群数量,并进行物种种群自然回归不仅是对其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今后实现茶果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而在采用传统种子育苗的过程中发现,茶果樟种子很难萌发,幼苗建成期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对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等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导致出苗率较低。故传统幼苗培育方法几乎不能获得正常生长的大量茶果樟种子实生苗,必须寻求新的,适合这种特殊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才能改变其近危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实生苗育苗技术,该方法能够让茶果樟种子正常萌发,在幼苗期快速形成根系,吸收营养,顺利从子叶阶段向真叶阶段的转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为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合格移植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手段得以实现:

一种极小种群植物茶果樟种子实生苗育苗技术,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种子收集与准备:在茶果樟自然种群分布地收集成熟果实,人工挤压去除假种皮后获得种子。有条件的最好随采随播,不宜久藏,反之放通风处凉干备用。

(2)苗床准备:用腐殖土与沙土的混合土作基质,并用多菌灵拌土消毒,所得基质于温室内制作苗床,浇透水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龙县漕涧林场,未经云龙县漕涧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