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选址与城市弱覆盖率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415.1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伟;辛立峰;吴泽滨;韩冰;王衍娇;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韩鹏程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选址 城市 覆盖率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基站选址与城市弱覆盖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覆盖空洞提取:
利用现有基站,基于不同场景基站覆盖距离计算目标区域的基站覆盖范围,提取所述目标区域的覆盖空洞,即目标区域覆盖范围的补集,计算公式:Ch=Sa-(πR12∪πR22+ …+∪πRn2),
其中,Ch为覆盖空洞;Sa为目标区域范围,R1、R2…Rn为计算目标区域所选不同场景的计算站址的覆盖半径;
S2,覆盖空洞预处理:
S2.1,覆盖空洞过滤:
设定覆盖空洞的过滤面积,对小于过滤面积的覆盖空洞进行剔除;按照场景设置覆盖空洞剔除面积,对于覆盖面积小于场景下单个基站覆盖面积的1/k进行剔除, k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S2.2,覆盖空洞边界修正:对覆盖空洞的复杂边界部分进行平滑处理,减少对覆盖空洞主体走向的影响;
S3,覆盖空洞主骨架线提取:
利用德洛内三角网提取覆盖空洞主骨架线,判断覆盖空洞主体走向;
S3.1,所述骨架线端点标识;根据覆盖空洞边线标识骨架线的端点,当多边形边界线点3时,判断覆盖空洞的凹凸性,并标识骨架线起点和终点;
S3.2,主骨架线数据结构定义:
采用链表存储主骨架线上的各个节点;节点的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float x;//节点的x坐标,
float y;//节点的y坐标,
int bBone;//分支点标志,
struct Bone ×leftchild;//左子节点,
struct Bone ×rightchild;//右子节点,
struct Bone ×father;//父节点;
S3.3,主骨架线提取步骤为:
S3.3.1,计算主骨架线起点所在三角形跨接边的中点,并将它作为主骨架线起点的左子节点,将所述左子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Bone;
S3.3.2,判断所述pBone的类型:
a),当pBone为分支点时,计算pBone所在三角形中另外两条跨接边的中点,并将其作为pBone的左、右子节点,将左子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Bone,重复S3.3.2;
b) ,当pBone为跨接点时,若pBone所在三角形中存在另一条跨接边,计算该边的中点,并将它作为pBone的左子节点,将左子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Node,重复S3.3.2;否则判断所述pNode所在三角形中的端点是否为目标点,若是,将该点作为主骨架线的终点,否则,转S3.3.3进行回溯处理;
S3.3.3,判断pBone的类型,分两种情况:
a),pBone为分支点:若pBone的右子节点不为空,将右子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Bone,重复S3.3.2;否则,删除pBone,将其父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Node,重复S3.3.3;
b),pBone为跨接点:删除pBone,将其父节点作为待访问节点pNode,重复S3.3.3;
依次循环最终求得所有主骨架线节点,生成主骨架线点集合;
S4,覆盖空洞拟合:
以覆盖空洞主骨架线分段为中心线建立矩形缓冲区,将主骨架线分段拟合成规则矩形;
S5,覆盖空洞选址:
利用拟合的所述规则矩形长、宽比与站址覆盖半径关系公式,对规则矩形空洞进行选址;以正方形网格划基站覆盖半径,设所述基站的覆盖半径为R,则以R为半径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每个网格的边长,基站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正方形网格中辐射圆的相交部分大于正方形网格中辐射圆的相交部分,网格划分的辐射圆相交面积大,有效利用面积小,所需的节点数更多,建立不同几何形状的长、宽比与站址选址关系公式,网格边长为最合适;在矩形区域内,按照矩形网格划分所需的基站数,其中W、L为矩形的长、宽,R为正方向网格的半径,k为调整系数,根据单空洞覆盖率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S6,单空洞覆盖率判断:
基于选址站址计算每个单空洞覆盖率,当不满足所述单空洞覆盖率要求时,调整几何形状长、宽比与站址覆盖半径关系公式,重复S5进行迭代选址,直至满足单空洞覆盖率要求;单空洞覆盖率Rh=[(πR12∪πR22+ …+∪πRn2)] /S;
其中,R1、R2、…Rn为所选不同场景的计算站址集合的覆盖半径;S为单个空洞面积;
S7,初步选址站址生成:
当满足空洞覆盖率要求时,计算得出初步选址站址;
S8,城市弱覆盖率计算:
将所有初步选址纳入到存量站址范围,利用城市弱覆盖率计算公式,计算目标区域的城市弱覆盖率;所述城市弱覆盖率Rc ={S-[(πR12∪πR22+ …+∪πRn2)]}/ S;
其中,S为目标区域面积;R1、R2、…Rn为不同场景的存量基站和所选站址集合的覆盖半径;
S9,城市弱覆盖率判断:
将计算的城市弱覆盖率与设定的城市弱覆盖率目标进行比对,当计算的城市弱覆盖率不满足设定的城市弱覆盖率目标时,动态调整单空洞覆盖率,重复S1,进行迭代选址,直至满足城市弱覆盖率目标;
S10,生成最终站址及选址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选址与城市弱覆盖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10中,生成最终选址站址及选址方案的内容包括:
a,覆盖空洞信息,包括面积、形状类型、单空洞覆盖率;
b,站址信息,包括坐标位置、覆盖面积;
c,站址周边资源信息;
d,最终计算的城市弱覆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4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