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723.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卢平;陈蕾;王昊;陈晴;胡飞飞;杨其昌;雷娴婷;唐俐倩;黄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18;C10B4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材料 碳化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属于生物质材料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封的碳化室、进料装置和出料腔;所述碳化室呈圆筒形结构,其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的边缘靠近所述碳化室的内壁;所述输送螺旋内设置有发热管;所述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碳化室的底部,且该进料装置为间歇式活塞进料装置;所述碳化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碳化室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腔相连。本发明的碳化处理设备,能够通过输送螺旋自动连续进料并压紧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发热管缓慢实现无氧碳化;且本发明中,碳化室的出口与出料腔相连且形成密封,不仅避免了碳化后的物料出料后的燃烧,还可以通过更换出料腔实现自动的连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材料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属于秸秆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现为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类资源。由于我国普遍存在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低下和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环境污染有重大意义。
生物炭技术是将生物质(如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等)或其衍生物进行碳化,然后以一定的方式施用于土壤以获得相应经济、生态和环境收益的科学和技术理念。利用生物质碳化、气化及液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秸秆利用率低和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用的生物质碳化装置多为间歇式操作,原料为成型料。碳化时间长,热效率低,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均不高。市面也有关于生物质连续式碳化装置的报道,但是还是存在热效率低,原料的普遍适用性差,以及用于生产实践中其实用性低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炭化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通过输送螺旋实现进料,并在物料的压紧过程中缓慢进行碳化,从而实现了连续碳化作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碳化设备配套系统难以小型化实用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包括:密封的碳化室、进料装置和出料腔;
所述碳化室呈圆筒形结构,其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的边缘靠近所述碳化室的内壁;所述输送螺旋内设置有发热管;
所述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碳化室的底部,且该进料装置为间歇式活塞进料装置;
所述碳化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碳化室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腔相连。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碳化室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腔相连,并形成一个密闭的容腔;且所述出料腔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安全阀。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进料装置具有圆柱形的进料口;该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活塞式压料机;
该活塞式压料机包括:活塞、连杆以及转轴;所述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活塞压紧或松开所述进料口。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碳化室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输送螺旋设置有驱动轴,所述碳化室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碳化室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发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该缓冲腔内,另一端插入所述输送螺旋内。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输送螺旋包括:进料螺旋和套管;该进料螺旋安装在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进料螺旋与所述碳化室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12mm。
如上所述的生物质材料碳化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发热管安装于所述套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学院,未经南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